東魯門泛舟二首

#李白#唐朝#寫景#抒情#豪邁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翻譯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回。

夕陽落瞭,白沙更亮,天空倒映水中;水波搖,石影動,流水回旋縈繞。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駕起小舟,乘著月光,沿著溪水轉,恍如王子猷山陰雪後尋訪戴安道。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水似青龍盤繞著石堤,魯門西桃花夾岸。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

假如在這晶瑩月色中泛舟,王子猷雪夜訪友的瀟灑又豈能比擬!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16-717

註釋

日落沙明天倒開,波搖石動水縈(yíng)回。 沙:水旁之地。天倒開:指天空倒映在水中。縈回:縈繞回旋。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後來。 泛月:月下泛舟。尋:這裡是沿、隨的意思。山陰:今浙江紹興。陰:一作“隱”。

水作青龍盤石堤,桃花夾岸魯門西。 盤:環繞。

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chì)後流到剡(shàn)溪。 何啻:何異。後流:這裡指高雅的行為。剡溪:又名戴溪,在今浙江嵊州曹娥江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16-717

賞析

這組詩記錄著詩人寓居東魯時的一段生活。東魯是唐時的兗州(今山東曲阜),“東魯門”在府城東。詩中寫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

這組詩的第一首流傳較廣。此詩首句“日落沙明天倒開”,寫景奇妙。常言“天開”往往與日出相關,把天開與日落聯在一起,則聞所未聞。但它確乎寫出一種實感:“日落”時回光反照的現象,使水中沙洲與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給人以“天開”之感。這光景通過水中倒影來寫,更是奇中有奇。此句從寫景中已間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發端。

次句“波搖石動水縈回”。按常理應該波搖石不動。而“波搖石動”,同樣來自弄水的實感。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人們觀察事物時,往往會產生各種錯覺。波浪的輕搖,水流的縈回,都可能造成“石動”的感覺。至於石的倒影更是搖蕩不寧的。這樣通過主觀感受來寫,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與前句有共同的妙處。

夜裡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而特別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鋪上一層粼粼的銀光,船兒好像泛著月光而行。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懷一切,幾乎沒有目的地沿溪尋路,信流而行。“輕舟泛月尋溪轉”,這不僅是寫景記事,也刻畫瞭人物精神狀態。一個“輕”字,很好地表現瞭那種飄飄然的感覺。

到此三句均寫景敘事,末句才歸結到抒情。這裡,詩人並未把感情和盤托出,卻信手拈來一個著名典故,即《世說新語》中“王子猷雪後訪戴”的故事,予以形容。“乘興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時的心情。蘇軾《赤壁賦》寫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寫:“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正好用來說明李白泛月時那物我兩忘的情態。那時,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訪友的打算,用訪戴故事未必確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興,卻與雪夜訪戴的王子猷頗為神似,而那月夜與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無怪乎詩人不禁胡塗起來: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時自己也不甚瞭然瞭。一個“疑”字運用得極為傳神。

第二首詩前兩句寫景,後兩句抒情,在寫法上與第一首有相似之處。“水作青龍盤石堤”,用青龍比喻流水,既形象地寫出瞭水流的曲折宛轉,又賦予無生命物象以生氣,使詩中景物充滿生機。“桃花夾岸魯門西”,不僅點明瞭泛舟的季節和地點,更重要的是展示瞭兩岸桃花掩映的美麗景象。“若教月下乘舟去,何啻風流到剡溪”兩句也是運用瞭“王子猷雪後訪戴”的典故,這裡不涉及懷人訪友,僅取山陰夜晚的景致和乘舟剡溪的興致,表明泛舟東魯門的景物環境與情致意趣。

這組詩的用典之妙,在於自如,在於信手拈來,因而用之,借其一端,發揮出無盡的詩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絕的特長之一。此詩在藝術上的成功與此是分不開的,不特因為寫景入妙。

參考資料:

1、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20-321

東魯門泛舟二首賞析

“日落沙明天倒開”,第一句寫景就奇妙。“天開”往往與日出相關,把天開與日落聯在一起,十分奇特。但它卻寫出一種實感:“日落”時回光返照的現象,使水中沙洲與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給人以“天開”之感。這光景通過水中倒影來寫,更是奇中有奇。此句從寫景中已經間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發端。 “波搖石動水縈回”,按常理應該是波搖石不動。而“波搖石動”,同樣來自弄水的實感。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人們觀察事物時,往往會產生各種錯覺。波浪的輕搖,水流的縈回,都可能造成“石動”的感覺。至於石的倒影更是搖蕩不寧的。這樣通過詩人的主觀感受來寫,一下子就抓住瞭使讀者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與前句有共同的妙處。 夜裡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而特別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鋪上一層粼粼的銀光,船兒好像泛著月光而行。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懷一切,幾乎沒有目的地沿溪尋路,順流而行。“輕舟泛月尋溪轉”,這不僅是寫景記事,也刻畫瞭人物精神狀態。一個“輕”字,很好地表現瞭那種飄飄然的感覺。 到此三句均是寫景敘事,末句才歸結到抒情。這裡,詩人並未把感情和盤托出,卻信手拈來一個著名故事,予以形容。事出《世說新語·任誕》,說的是東晉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時,在一個明朗的雪夜,忽然思念住在剡地的好友戴逵,便連夜乘舟造訪,隔瞭一宿才到達。王徽之到瞭以後,卻不入見,反而掉過船頭回去瞭。別人問他為什麼要這樣做,他答道:“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乘興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時的心情。蘇軾《赤壁賦》寫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寫:“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正好用來說明李白泛月時那“物我兩忘”的情態。那時,他原本未必有王徽之那種走朋訪友的打算,用這個故事不一定確切;然而,他的那種豪興,卻與雪夜訪友的王徽之頗為神似,而那月夜與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詩人不禁糊塗起來,不知道他究竟是李白還是王徽之,一時也搞不清瞭。一個“疑”字運用得極為傳神。 這裡的用典之妙,在於靈活自如,在於信手拈來,因而用瞭以後,發揮出無盡的詩意。典故的活用,原本就是李白七言絕句的特長之一。此詩在藝術上的成功與此是分不開的,並不僅僅是因為寫景入妙。

東魯門泛舟二首賞析二

這是作者寓居東魯時的作品。那時,他常與魯中名士孔巢父等往還,飲酒酣歌,時人稱他們為“竹溪六逸”。此詩就記錄著詩人當年的一段生活。 東魯是唐時的兗州(今山東曲阜),“東魯門”在府城東。詩中寫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 “日落沙明天倒開”。第一句寫景就奇妙。常言“天開”往往與日出相關,把天開與日落聯在一起,則聞所未聞。但它確乎寫出一種實感:“日落”時回光反照的現象,使水中沙洲與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給人以“天開”之感。這光景通過水中倒影來寫,更是奇中有奇。此句從寫景中已間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發端。 “波搖石動水縈回”。按常理應該波搖石不動。而“波搖石動”,同樣來自弄水的實感。這是因為現實生活中人們觀察事物時,往往會產生各種錯覺。波浪的輕搖,水流的縈回,都可能造成“石動”的感覺。至於石的倒影更是搖蕩不寧的。這樣通過主觀感受來寫,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與前句有共同的妙處。 夜裡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輝,明河共影”而特別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鋪上一層粼粼的銀光,船兒好象泛著月光而行。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懷一切,幾乎沒有目的地沿溪尋路,信流而行。“輕舟泛月尋溪轉”,這不僅是寫景記事,也刻畫瞭人物精神狀態。一個“輕”字,很好地表現瞭那種飄飄然的感覺。 到此三句均寫景敘事,末句才歸結到抒情。這裡,詩人並未把感情和盤托出,卻信手拈來一個著名故事,予以形容。事出《世說新語。任誕》,說的是東晉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時,在一個明朗的雪夜,忽然思念住在剡地的好友戴逵,便連夜乘舟造訪,隔瞭一宿才到達。王到後,卻不入見,反而掉過船頭回去瞭。別人問他何以如此,他答道:“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乘興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時的心情。蘇軾《赤壁賦》寫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寫:“浩浩乎如馮虛禦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正好用來說明李白泛月時那物我兩忘的情態。那時,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訪友的打算,用訪戴故事未必確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興,卻與雪夜訪戴的王子猷頗為神似,而那月夜與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無怪乎詩人不禁胡塗起來,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時自己也不甚瞭然瞭。一個“疑”字運用得極為傳神。 這裡的用典之妙,在於自如,在於信手拈來,因而用之,借其一端,發揮出無盡的詩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絕的特長之一。此詩在藝術上的成功與此是分不開的,不特因為寫景入妙。

Comments

望鸚鵡洲懷禰衡

桂殿秋·仙女下

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May 25, 2020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

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

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卷。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李白#唐朝#寫景#抒情#向往#生活#隱居

橫江詞六首

May 25, 2020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於瓦官閣。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裡長。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

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人。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餘東指海雲生。

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行!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來。

#李白#唐朝#樂府#寫景#抒情#山水#組詩

蜀道難

May 25, 2020

噫籲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蠶叢及魚鳧,開國何茫然!

爾來四萬八千歲,不與秦塞通人煙。

西當太白有鳥道,可以橫絕峨眉巔。

地崩山摧壯士死,然後天梯石棧相鉤連。

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盤盤,百步九折縈巖巒。

捫參歷井仰脅息,以手撫膺坐長嘆。

問君西遊何時還?畏途巉巖不可攀。

但見悲鳥號古木,雄飛雌從繞林間。

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使人聽此凋朱顏!

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

其險也如此,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所守或匪親,化為狼與豺。

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錦城雖雲樂,不如早還傢。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咨嗟!

#李白#唐朝#唐詩三百首#抒情#寫景#山水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May 25, 2020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唐朝#訪友#寫景#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