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上曲

#李白#唐朝#邊塞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燕支落漢傢,婦女無華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蕭條清萬陰,瀚海寂無波。

翻譯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

由於大漢無滅匈奴之計策,至使匈奴進犯至渭橋。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離長安不遠的五原,就駐紮著胡人驕悍的兵馬。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

將士們受命西征,大軍橫行於陰山之側。

燕支落漢傢,婦女無華色。

攻下瞭盛產胭脂的燕支山,使胡人驚嘆:失我燕支山,使我婦立無顏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漢兵轉戰萬陰,大獲全勝。回渡黃河,凱旋收兵。從此休兵,胡漢人民都樂其太平。

蕭條清萬陰,瀚海寂無波。

茫茫瀚海,沙浪寂寂,蕭條萬陰,和平安靜。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4-176

註釋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wèi)橋。大漢句:謂中原漢族政權對付匈奴實在沒有辦法。大漢:漢朝,實指唐朝。中策:中等之策。渭橋,漢唐時長安附近渭水上的橋。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 五原:唐郡名,在今陜西定邊縣一帶。史稱頡利曾建牙於五原之北,常騷擾唐邊境。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西極:漢唐時之長安以西的疆域。陰山:在今內蒙古境內,東西走向,橫亙二千餘裡。

燕支落漢傢,婦女無華色。 燕支,亦作焉支。在今甘肅永昌縣西、山丹縣東南。山名,因產燕支草得名。燕支草可作染料,匈奴婦女用以化妝。山在今甘肅省山丹縣境。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

蕭條清萬裡,瀚(hàn)海寂無波。 蕭條:平靜之意。瀚海,亦作翰海,指大漠。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74-176

賞析

“大漢無中策,匈奴犯渭橋”此詩一開篇借用漢武帝歷史典故、借漢喻唐的修辭手法,以鋪敘方式描繪出一幅大漢無中策、匈奴侵犯入境的景致,加倍形容戰況非常危急,點明事件的起因及背景,“無中策”、“犯渭橋”起烘托氣氛之意,點明題旨,升華主題,為下文作鋪墊。

“五原秋草綠,胡馬一何驕”緊扣上文,主要介紹戰況相當危急,戰事一觸即發,講述匈奴駐紮離長安不遠的五原,以“秋草綠”“一何驕”突顯匈奴趁草茂馬壯之時侵犯中原,直逼都城長安。

“命將征西極,橫行陰山側”描繪一幅戰將們受命西征、報傢為國的壯麗景致,明寫漢軍戰將西征,橫行陰山,實則寫貞觀三、四年間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出征平定突厥離叛之事。

“燕支落漢傢,婦女無華色”借用漢使驃騎將軍的典故,寫漢軍征途所向無前,恃勇銳沖鋒出戰,大敗匈奴軍,讓匈奴人叫苦連天,暗寓出詩人歌頌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平定突厥離叛的煌煌武功,與此同時,以借古鑒今為警戒,提醒唐玄宗要重視邊防。

“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講述漢軍渡黃河、臨瀚海、戰勝休兵後,胡漢人民處處平安無事,突顯出戰爭殘酷與和平民安的鮮明對比,抒發出詩人對國傢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蕭條清萬陰,瀚海寂無波”描繪出一幅平息匈奴侵犯、百姓安樂如瀚海無波的景致,而“蕭條”、“清”、“寂”、“無波”點染出邊塞秋景,字陰間處處充溢著蕭煞悲涼之意,起到照應上文,著重渲染出詩題“塞”,渲染氣氛,制造聲勢。“犯渭橋”、”“征西極”、“樂事多”,是全詩的脈絡。

此詩聲聲實在,句句真情。詩意具有飛揚跋扈、迅猛闊大的氣勢,又充溢著邊塞秋景蕭煞悲涼之意,表達出詩人對唐太宗委任李靖等名將平定匈奴離叛的祝頌之意,也表現出詩人對國傢安危的憂慮和對民生疾苦的關懷。

參考資料:

1、陶文鵬.論李白的黃河絕唱: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1期

Comments

嘲魯儒

塞下曲六首·其一

塞下曲六首·其一

May 25, 2020

五月天山雪,無花隻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李白#唐朝#邊塞#軍旅#述志

從軍行·其二

May 25, 2020

百戰沙場碎鐵衣,城南已合數重圍。

突營射殺呼延將,獨領殘兵千騎歸。

#李白#唐朝#邊塞#戰爭

關山月

May 25, 2020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李白#唐朝#唐詩三百首#戰爭#邊塞#相思

漁傢傲·秋思

May 20, 2020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傢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范仲淹#宋朝#宋詞三百首#初中古詩#秋天#邊塞#思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