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月

#李白#唐朝#月亮#抒懷#哲理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翻譯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青天上的明月是什麼時候升起的?我現在停下酒杯想問一問。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人追攀明月永遠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

明月皎潔,如明鏡飛上天空,映照著宮殿。遮蔽月亮的雲霧消散殆盡,幽幽月光盡情揮灑出清冷的光輝。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

人們知道這月亮晚上從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早晨也從這雲間消失?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

月亮裡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在月宮住著又有誰與她相伴?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的月亮,現在的月卻曾經照耀過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隻是匆匆過客,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

隻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裡。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38-739

2、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95-196

註釋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

皎如飛鏡臨丹闕(què),綠煙滅盡清輝發。闕:朱紅色的宮殿。綠煙:指遮蔽月光的濃重的雲霧。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mò)。但見:隻看到。寧知:怎知。沒:隱沒。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白兔搗藥:神話傳說月中有白兔搗仙藥。嫦娥:神話中的月中女神。傳說她原是後羿的妻子,偷吃瞭羿的仙藥,成為仙人,奔入月中。見《淮南子·覽冥訓》。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惟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zūn)裡。當歌對酒時:在唱歌飲酒的時候。金樽:精美的酒具。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38-739

2、張國舉.唐詩精華註譯評.長春:長春出版社,2010:195-196

賞析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原註:“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流自賞之意溢於言表。

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於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裡的奇跡,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問句先出,繼而具體寫其人神往的情態。這情態從把酒“停杯”的動作見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來的一問分明帶有幾分醉意,從而倍有詩味。“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詩人停杯凝思,帶著些許醉意,仰望萬裡蒼穹,提出疑問:這亙古如斯的一輪明月,究竟是從何時就有的呢?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有史以來,有多少人想要飛升到月宮中,以求長生不老,但都沒能實現;而明月卻依舊用萬裡清輝普照人間,伴隨著世世代代繁衍生息的人們。

“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是對月色作描繪。皎皎月輪如明鏡飛升,下照宮闕,雲翳(“綠煙”)散盡,清光煥發。以“飛鏡”作譬,以“丹闕”陪襯俱好,而“綠煙滅盡”四字尤有點染之功。此處寫出瞭一輪圓月初為雲遮,然後揭開紗罩般露出嬌面,那種光彩照人的美麗。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攬接。

“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隻見明月在夜間從東海升起,拂曉於西天雲海隱沒,如此循環往復,蹤跡實難推測。

“白兔搗藥秋復春,嫦娥孤棲與誰鄰?”月中白兔年復一年不辭辛勞地搗藥,為的是什麼?碧海青天夜夜獨處的嫦娥,又該是多麼寂寞?到底誰來陪伴她呢?

詩人面對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從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實為一個,而今人古人則不斷更迭。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亦意味“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語備極重復、錯綜、回環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數,隻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亙古如斯。後二句“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在前二句基礎上進一步把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之意渲染得淋漓盡致。前二句分說,後二句總括,詩情哲理並茂,讀來意味深長,回腸蕩氣。

“唯願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裡。”我隻希望在對酒當歌的時候,皎潔的月光能常照杯中,使我能盡情享受人世間的美好歲月。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瞭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並茂,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參考資料:

1、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69-371

2、周嘯天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323-324

把酒問月翻譯

翻譯:

青天上明月高懸起於何時?我現在停下酒杯且一問之。

人追攀明月永遠不能做到,月亮行走卻與人緊緊相隨。

皎潔得如鏡飛升照臨宮闕,綠煙散盡發出清冷的光輝。

隻能看見每晚從海上升起,誰能知道早晨在雲間隱沒。

月亮裡白兔搗藥自秋而春,嫦娥孤單地住著與誰為鄰?

現在的人見不到古時之月,現在的月卻曾經照過古人。

古人與今人如流水般流逝,共同看到的月亮都是如此。

隻希望對著酒杯放歌之時,月光能長久地照在金杯裡。

把酒問月賞析

賞析: “把酒問月”這詩題就是作者絕妙的自我造象,那飄逸浪漫的風神唯謫仙人方能有之。題下原註:“故人賈淳令予問之。”彼不自問而令予問之,一種風流自賞之意溢於言表。
悠悠萬世,明月的存在對於人間是一個魅人的宇宙之謎。“青天有月來幾時”的劈頭一問,對那無限時空裡的奇跡,大有神往與迷惑交馳之感。問句先出,繼而具體寫其人神往的情態。這情態從把酒“停杯”的動作見出。它使人感到那突如其來的一問分明帶有幾分醉意,從而倍有詩味。二句語序倒裝,以一問攝起全篇,極富氣勢感。開篇從手持杯酒仰天問月寫起,以下大抵兩句換境換意,盡情詠月抒懷。 緊接二句“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意謂:明月高懸,欲攀不能,使人感到可望難即,莫測高遠;可是不管夜間人們走到哪裡,隨時都得到月光的照拂,相與同行,如在身邊,於是距離頓消。兩句一冷一熱,亦遠亦近,若離若即,道是無情卻有情。寫出明月於人既可親又神秘的奇妙感,人格化手法的運用維妙維肖。回文式句法頗具唱嘆之致。再接下二句對月色作描繪:皎皎月輪如明鏡飛升,下照宮闕,雲翳(“綠煙”)散盡,清光煥發。以“飛鏡”作譬,以“丹闕”陪襯俱好,而“綠煙滅盡”四字尤有點染之功。此處寫出瞭一輪圓月初為雲遮,然後揭開紗罩般露出嬌面,那種光彩照人的美麗。月色之美被形容得如可攬接。不意下文又以一問將月的形象推遠:“但見宵從海上來,寧知曉向雲間沒?”月出東海而消逝於西天,蹤跡實難測知,偏能月月循環不已。“但見”“寧知”的呼應足傳詩人的驚奇,他從而浮想聯翩,究及那難以稽考的有關月亮的神話傳說:月中白兔年復一年不辭辛勞地搗藥,為的是什麼?碧海青天夜夜獨處的嫦娥,該是多麼寂寞?語中對神物、仙女深懷同情,其間流露出詩人自己孤苦的情懷。這面對宇宙的遐想又引起一番人生哲理探求,從而感慨系之。今月古月實為一個,而今人古人則不斷更迭。說“今人不見古時月”,亦意味“古人不見今時月”;說“今月曾經照古人”,亦意味“古月依然照今人”。故二句造語備極重復、錯綜、回環之美,且有互文之妙。古人今人何止恒河沙數,隻如逝水,然而他們見到的明月則亙古如斯。後二句在前二句基礎上進一步把明月長在而人生短暫之意渲染得淋漓盡致。前二句分說,後二句總括,詩情哲理並茂,讀來意味深長,回腸蕩氣。最後二句則結穴到及時行樂的主意上來。曹操詩雲:“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此處略用其字面,流露出同一種人生感喟。末句“月光長照金樽裡”,形象鮮明獨特。從無常求”常“,意味雋永。至此,詩情海闊天空地馳騁一番後,又回到詩人手持的酒杯上來,完成瞭一個美的巡禮,使讀者從這一形象回旋中獲得極深的詩意感受。
全詩感情飽滿奔放,語言流暢自然,極富回環錯綜之美。詩人由酒寫到月,又從月歸到酒,用行雲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月與人生反復對照,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表達瞭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其立意上承屈原的《天問》,下啟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情理並茂,富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Comments

懼讒

擬古十二首

浣溪沙·遊蘄水清泉寺

May 20, 2020

遊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蘇軾#宋朝#宋詞三百首#小學古詩#寫景#抒懷#人生#哲理#言志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May 20, 2020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劉禹錫#唐朝#初中古詩#抒懷#勵志#哲理#自勉

古風·其一

May 25, 2020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

如何舞幹戚,一使有苗乎!

#李白#唐朝#戰爭#抒懷#組詩

古風·大雅久不作

May 25, 2020

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戰國多荊榛。

龍虎相啖食,兵戈逮狂秦。

正聲何微茫,哀怨起騷人。

揚馬激頹波,開流蕩無垠。

廢興雖萬變,憲章亦已淪。

自從建安來,綺麗不足珍。

聖代復元古,垂衣貴清真。

群才屬休明,乘運共躍鱗。

文質相炳煥,眾星羅秋旻。

我志在刪述,垂輝映千春。

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

#李白#唐朝#抒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