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懷故園海棠二首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皆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隻獨行。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隻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翻譯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今天天氣晴朗,春風和暖,正是傢鄉海棠開花的時候;我在夢中回到江西吉州吉水老傢,看到瞭海棠一朵一朵都開瞭,這繁花就像美麗的錦繡堆起來似的。
萬物入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
此時雖大地回春,萬物欣欣向榮,但人卻老瞭;每年過瞭社日,燕子才飛回來。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往來。
春天像青又像白、不濃又不淡的天色,正是初晴景象;就在這春空裡,柳絮將飛又落下。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詩招入翠瓊杯。
無奈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那麼就讓詩歌把它招引到翡翠瓊瑤做的酒杯中來吧。
竹邊臺榭水邊亭,不要人隨隻獨行。
這裡竹邊有臺榭,水邊有亭子,風景秀美,環境清幽,不需要隨從,獨自一人在這裡漫步就很好。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春天初暖,柳葉吐芽,迎風起舞,嫵媚多嬌;盛開的花朵在陽光照映下倩影婆娑,朦朧惝恍。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有喜聲。
經過一番雨沖刷的園林,道路更潔凈,顯得更幽深;那剛飛出窩的小鳥更顯得歡快,鳥啼聲此起彼伏,悅耳娛心。
隻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
這裡的風景固然美麗,可惜少瞭豐滿美麗的海棠花;那故鄉的海棠花已經辜負瞭兩個寒食沒見到瞭。
參考資料:
1、黃珅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083-1084
2、章楚藩等.楊萬裡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129-131
3、作品白話譯文部分內容由朝陽山人根據相關資料編輯.
註釋
故園今日海棠開,夢入江西錦繡堆。
萬物入春人獨老,一年過社燕方回。社:社日。古時祭灶神(土地神)之日,有春、秋二社,春社是向社神祈請豐年之祭,秋社是收獲後報謝社神之祭。
似青似白天濃淡,欲墮還飛絮(xù)往來。
無那風光餐不得,遣(qiǎn)詩招入翠瓊杯。無那:無奈。
竹邊臺榭(xiè)水邊亭,不要人隨隻獨行。
乍暖柳條無氣力,淡晴花影不分明。
一番過雨來幽徑,無數新禽(qín)有喜聲。
隻欠翠紗紅映肉,兩年寒食負先生。翠紗紅映肉:語出蘇軾詩《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朱唇得酒暈生臉,翠袖卷紗紅映肉。”形容海棠的淡紅淺暈。
參考資料:
1、黃珅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083-1084
2、章楚藩等.楊萬裡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129-131
3、作品白話譯文部分內容由朝陽山人根據相關資料編輯.
賞析
第一首詩開頭點題,寫春晴懷念故園(傢鄉)的海棠。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想海棠,真的夢見傢鄉繁花似錦的海棠。當然,也不一定真的做瞭這種好夢,詩人有時喜歡假托夢境來表現極端想念。也就是借“有所夢”,來表現“有所思”。如果以為詩中寫夢,都是真的做夢,那就被詩人瞞過瞭。寫夢隻是一種手段,目的在於表達思念之情。
頷聯、頸聯寫夢醒之後,眼前所見之景。第三句,“萬物皆春”明點“春”字。作者從春日海棠開花,想到萬物回春,又聯想到自己將要老瞭。春天,古時叫“青春”,後來,人在青年時期也叫“青春”。春天的景色和青春的少年,是很和諧的,都富有生氣。可是這裡卻把春景和老人擺在一起,這不僅不協調,而且形成一種對比,是生氣勃勃和衰颯老氣的對比。這裡有意拿春景來反襯自己虛度年華,寄托瞭無限感慨,也激起瞭對春天的熱愛。第四句,“一年過社”暗點“春”字。這裡說的是春社。燕子是候鳥,過瞭春社日(春分前後),才從南方海島上飛回。這一句和上句相呼應,以燕子飛回,補充說明“萬物皆春”,使人感到花也春,鳥也春。
第三聯出句寫空中浮雲,時多時少,故天色像青像白、或濃或淡,正是初晴景象。對句以直白之語,將柳絮將飛又墮的神態寫出來。這柳絮像是要掉下來,卻又飛上去,上上下下,來來往往,飄個不停。這一聯也是形容“萬物皆春”,使人感到天空也是春,柳絮也是春。最後一聯說,無奈(無那)這美好的春日風光吃不得,那麼就讓詩歌(遣詩)把它招引到翡翠瓊瑤(美玉)做的酒杯中來吧。晉朝陸機《日出東南隅行》說“秀色若可餐”,作者在這裡一反其意,說春光“餐不得”;然而卻又天真地設想:吟詩,讓詩把它引到酒杯裡,就可以連同酒一起喝下去瞭。正是用這種浪漫天真的構思,表現瞭作者熱愛故園春光的真摯感情。
第二首詩首聯拈出一個“行”字,為全詩之眼。上一首,作者是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上,觀察四周的景色。在這一首中,作者已由靜觀轉入遊賞,以下數句,都是遊覽所得,故其描寫,更富有變化。“行”前加一“獨”字,就突出瞭作者此時孤寂、無聊之情。中間兩聯,俱寫眼前之景致,繪形、繪聲、繪色,動靜結合。眼前景色,固然很美麗,但詩人總覺得少瞭些什麼,因此尾聯提出“隻欠”二字。因為作者宦遊他鄉,已兩年不見海棠,對景生情,頓生感慨。結句言自己辜負瞭兩個春天。詩中所寫春天景象,非不美好,而作者卻有枉拋光陰之嘆,可見眼前景色,徒增煩惱。詩人重筆疊寫,也隻是為瞭襯托此時愁對春晴的孤寂心情,以及對故園海棠的無限懷念。
第一首以海棠起,第二首以海棠收,結構嚴謹,對仗工整,語言明白自然,若信口而出,其實用字精準,化用前人詩句也渾然無跡,體現出深厚的詩學功底,從中也可看出楊萬裡對江西詩派並非全然拋卻,而是有所繼承。
參考資料:
1、章楚藩等.楊萬裡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94:129-131
2、黃珅等.宋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1083-1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