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夜月
更深月色半人傢,北鬥闌幹南鬥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翻譯
更深月色半人傢,北鬥闌幹南鬥斜。
夜色深沉,月光斜照半邊庭院,北鬥星橫在天上,南鬥星也已西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今夜出乎意料的感覺到瞭初春暖意,還聽得春蟲叫聲穿透綠色窗紗。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77
2、於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3、霍雷.唐詩總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793
註釋
更深月色半人傢,北鬥闌(lán)幹南鬥斜。 更深:古時計算時間,一夜分成五更。更深,夜深瞭。月色半人傢:月光隻照亮瞭人傢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暗裡。北鬥:在北方天空排列成鬥形的七顆亮星。闌幹:這裡指橫斜的樣子。南鬥:有星六顆。在北鬥星以南,形似鬥,故稱“南鬥”。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偏知:才知,表示出乎意料。新:初。新透:第一次透過。
參考資料:
1、蘅塘退士.唐詩三百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177
2、於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3、霍雷.唐詩總評: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793
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隻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瞭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傢”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鬥闌幹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征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鬥闌幹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註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
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隻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致,決定於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傢。然而。能仿佛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於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托,於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
參考資料:
1、於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312
月夜/夜月翻譯
翻譯:
夜靜更深,月光隻照亮瞭人傢房屋的一半,另一半隱藏在黑夜裡。北鬥星傾斜瞭,南鬥星也傾斜瞭。
今夜才知春天的來臨,因為你聽那被樹葉映綠的窗紗外,唧唧的蟲鳴,頭一遭兒傳到瞭屋子裡來瞭。
月夜/夜月賞析
賞析:
唐詩中,以春和月為題的不少。或詠春景而感懷,或望明月而生情思。此詩寫春,不唯不從柳綠桃紅之類的事物著筆,反借夜幕將這似乎最具有春天景色特點的事物遮掩起來,寫月,也不細描其光影,不感嘆其圓缺;而隻是在夜色中調進半片月色,這樣,夜色不至太濃,月色也不至太明,造成一種蒙朧而和諧的旋律。
此詩首揭“更深”二字,為以下景色的描繪確定瞭基調,也給全詩籠罩一種特殊氛圍。“月色半人傢”是“更深”二字的具體化,接下的一句“北鬥闌幹南鬥斜”,是“更深”於夜空的征象,兩句一起造成春夜的靜穆,意境深邃。月光半照,是因為月輪西斜,詩以星鬥闌幹為映襯,這就構成兩句之間的內在關聯。
恬謐的春夜,萬物的生息遷化在潛行。“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正是詩人全身心地去體察大自然的契機而得到的佳句。從蟲介之微而知寒暖之候,說明詩人有著深厚的鄉村生活的根柢。因此。這兩句非一般人所能道。沒有長期鄉村生活經驗的人固然說不出;便是生活在鄉村,也並非人人都說得出來。今夜蟲鳴,究竟是第一回還是第幾回,誰去註意它,這須得有心人,還應該有一顆詩心。一個“新”字,飽含對鄉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
詩中說“春氣暖”自“今夜”始,表明對節候變化十分敏感,“偏知”一語洋溢著自得之情。寫隔窗聽到蟲聲,用“透”。給人以生機勃發的力度感。窗紗的綠色,夜晚是看不出的。這綠意來自詩人內心的盎然春意。至此,我們就可以明白:詩人之所以不描寫作為春天表征的鮮明的外在景觀。而是借助深夜景色氣氛來烘托詩的意境,就是因為這詩得之於詩人的內心。詩人是以一顆純凈的心靈體察自然界的細微變化的。詩的前二句寫景物,不著一絲春的色彩.卻暗中關合春意,頗具蘊藉之致。第三句的“春氣暖”。結句的“蟲聲”,“綠窗紗”互為映發。於是春意俱足。但這聲與色,仍從“意”(感覺)中來。詩人並非唯從“蟲聲”才知道春氣已暖,“春氣暖”是詩人對“今夜”的細微感覺,而“蟲聲”隻是與其感覺冥合的一個物候。因此,詩的意蘊是深厚的。構思的新穎別致,決定於感受的獨特。唐代田園詩成為一個重要流派,也不乏名傢。然而。能仿佛陶詩一二者並不多見。象本詩這樣深得陶體真趣的。就更為寥寥。至於說本詩有無隱微之情的寄托,於字面無證,不好去穿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