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終南山寄紫閣隱者

#李白#唐朝#寫景#抒情#向往#生活#隱居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

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

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卷。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翻譯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

走出傢門,抬起頭就可以望見城外的終南山瞭,翹首瞻望那山上的景色,真的勾起瞭我無窮的意緒和美妙的懷想。

秀色難為名,蒼翠日在眼。

那裡的山色秀美,景色清幽,美得難以名狀,那蒼翠蔥蘢的景色日日都展現在我的眼前,這是多麼的美妙愜意啊。

有時舒雲起,天際自舒卷。

隻見那兒的天空上方不時飄浮起朵朵舒雲,它們在天際自在悠然地舒卷伸展。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

看著這樣美好的景象,我也每每心曠神怡,意興盎然。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

什麼時候我能夠去造訪那個居住在山中的隱士呢?到那時我也要和他一樣遁跡於人世,自由自在地棲身在那紫閣峰上。

參考資料:

1、欒睿.《李白詩全集詳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312

2、(唐)李白.《李白詩集》: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0月:172

註釋

出門見南山,引領意無限。引領:伸長脖子去看,這裡指翹首而望。

秀色難為名,蒼翠(cuì)日在眼。難為名:難以稱呼,難以說清楚,指山中景色氣象一派壯麗,無法用語言表達。

有時白雲起,天際自舒卷。

心中與之然,托興每不淺。與之然:與這一派景象渾然一體,不辨物我。是說我心與自然融合而為一體。

何當造幽人,滅跡棲絕巘(yǎn)。造:訪問,拜訪。幽人:隱居者,這裡即指紫閣隱者。滅跡:離開紛亂的人世紅塵。絕巘:高聳的山峰。

參考資料:

1、欒睿.《李白詩全集詳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312

2、(唐)李白.《李白詩集》: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10月:172

賞析

仰望山嶽抒發感慨是許多詩人都寫過,李白也不止一次寫過的題材。但是,所望的山嶽不同,詩篇所涉及的人物不同,其內容和主旨也不大相同。這首詩寫終南山,又是送給一位隱居者的,所以詩的主旨緊緊圍繞著脫俗返真來抒情狀物。終南山在唐代是隱居者最喜歡的一座名山,它既有佛傢名剎,也有道教洞天,還是距關中平原最近的一座林木秀美的宜人山嶺,李白就從遠望終南山時的感受寫起。終南山與陶淵明《飲酒》(結廬在人境)中的“南山”同名,李白也有意效仿陶詩意境。前兩句說見到終南山,抬頭仰望,感慨和觸動很深,三四句就說這觸動是因為山中渾然的秀美景色帶來的,卻無法理清說透這景色的特點和細節,隻是看到蔥蔥蘢蘢的山林在陽光的照耀下別有一番迷人的光景。作者隻寫景色和組成景色的要素:陽光、翠嶺,而不直接告訴人們他的感受,無形之中,人們被引進瞭欣賞山色的境界中,用心去體會瞭。

接著詩人說山中自雲隨風飄浮卷舒自在,無礙無束,看到這種情景,不由得讓人與精神的輕松自由聯系起來,於是不但李白“與之然”,讀者也在心中與這大好景象合而為一瞭。詩寫到這裡,都與陶詩“結廬在人境”意境相仿佛,在於告訴人們山中景色的恬靜優美和身在此境之中的心態,但接下來的結尾,則直敘心聲,說一定要去拜訪居於山中的這位隱者,相伴隱於林下,遠離塵世。原來,全詩所寫的那種幽靜自然的景象是為瞭贊美那位居於山中的隱者朋友,是說他的精神恰恰與這山林融為一體,是此境中人。那麼,“心中與之然”就不僅是與山色同一瞭,而且也有李白與他的朋友心心相印的意思在其中!全詩景中有情,以景語代替情語,不露痕跡而心境卻表現得十分明白。

參考資料:

1、欒睿.《李白詩全集詳註》: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313-314

Comments

有所思

望鸚鵡洲懷禰衡

送范山人歸泰山

May 25, 2020

魯客抱白鶴,別餘往泰山。

初行若片雲,杳在青崖間。

高高至天門,日觀近可攀。

雲山望不及,此去何時還。

#李白#唐朝#寫景#向往#抒情

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墻

May 20, 2020

林斷山明竹隱墻。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

#蘇軾#宋朝#寫景#寫人#隱居#生活#抒懷

後庭花破子·玉樹後庭前

May 15, 2020

玉樹後庭前,瑤草妝鏡邊。去年花不老,今年月又圓。莫教偏,和月和花,天教長少年。

#李煜#五代#抒情#青春#生活#向往

漁父·一棹春風一葉舟

May 15, 2020

一棹春風一葉舟,一綸繭縷一輕鉤。花滿渚,酒滿甌,萬頃波中得自由。

#李煜#五代#寫人#抒懷#向往#生活#閑適#隱居#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