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日與潘郭二生出郊尋春忽記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詩乃和前韻

#蘇軾#宋朝#春遊#敘事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瞭無痕。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翻譯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

春天的東風還不肯吹進東面的城門,我和你們二人已經騎著馬出城去尋找去年我們遊玩過的村落瞭。

人似秋鴻來有信,事如春夢瞭無痕。

人就好像秋天的大雁一樣,來去都會有音信痕跡可尋。可是往事就好像春天的一場大夢一樣,連一點痕跡都沒有留下。

江城白酒三杯釅,野老蒼顏一笑溫。

讓我們去江城邊上的酒館,喝上三杯酒傢自釀的好酒吧。這裡的民風淳樸,鄉間的老人會用飽經滄桑的臉孔上溫暖的笑容來歡迎你的。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

我們已經約定瞭,每年春季的時候都要出東門踏青,所以,我的老朋友們啊,你們就不必因為此事擔心掛念瞭。

參考資料:

1、胡光舟,張明非主編.新編千傢詩[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05.第1132-1133頁

2、王水照,朱剛撰.蘇軾詩詞文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第104-106頁

註釋

東風未肯入東門,走馬還尋去歲村。潘郭二生:蘇軾在黃州的朋友潘大臨和郭遘。女王城:黃州州治東十五裡的永安城,俗稱女王城。和(hè):依照別人詩作的韻腳作詩。走馬:騎著馬跑。去歲村:指詩題中所說“去年是日”所到過的村子。

人似馬鴻來有信,事如春夢瞭無痕。鴻:鴻雁。有信:有信用。指其馬日南飛,春日北歸。瞭無痕:完全沒有痕跡。

江城白酒三杯釅(yàn),野老蒼顏一笑溫。釅:液汁很濃。野老:村中老人。蒼顏:蒼老的容顏。

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故人:意謂朋友們不用可憐他的貶斥而設法把他內調。賦招魂:寫一篇《招魂》詩。意指設法將自己從黃州調回京城。招魂:屈原所作楚辭篇名。

參考資料:

1、胡光舟,張明非主編.新編千傢詩[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05.第1132-1133頁

2、王水照,朱剛撰.蘇軾詩詞文選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0.第104-106頁

賞析

作者寫這首詩時,來到黃州已兩年瞭,烏臺詩案的駭浪已成往事,詩人“本州安置”的困境卻無法擺脫。《初到黃州》就自找樂趣:“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後又自尋精神寄托,手抄《金剛經》,又築南堂,開墾東坡;得郡守徐猷庇護,訪遊近地,與漁樵相處。至黃州後續有新交,詩酒唱和。詩題中的“潘、郭二生”,即在黃州朝夕相處的潘丙、郭遘。前一年正月二十日,蘇軾去岐亭訪陳慥,潘丙、郭遘和另一位新交的朋友古道耕相送至女王城,作過一首七律。一年過去瞭,又是正月二十日。想起一年前的這一天,潘、古、郭三人伴送出城所感到的春意,詩人心境蕩漾。起句是據前一年所感的設想。“東風”為春之信使,如城裡有瞭春意,“東風”這位信使就先自東門而入;此時,蘇軾卻一點感覺也沒有,他想,恐怕是“東風未肯入東門”吧。至於為什麼“未肯入東門”,妙在不言之中。但“忽記去年是日”出城之前,也是“十日春寒未出門”,一到郊外方知“江柳已搖村”。就在這年到郊外尚未入城的早春時節,渴望春意的詩人主動“出郊尋春”瞭。他是舊地尋春,又是“走馬”而去,所以次句說“走馬還尋去歲村”。

接下去不寫尋春所獲,卻宕開一筆,忽出警句:“人似馬鴻來有信,事如春夢瞭無痕。”紀昀評價說:“三、四(句)深警。”人如侯鳥,有感於外界信息而動。鴻雁南來北往,即使年年如此從不懈怠,在瞬息萬變的宇宙中也不會留下什麼痕跡。人之如候鳥,正在於此,隻不過人間的信息比自然季侯要復雜得多;但同樣,人因有感而動,其中一切經歷、一切思緒,也隻如春夢一般,時過境遷,瞭無痕跡。蘇軾之所以有“人似馬鴻,事如春夢”之感,究其根源,是由於他遭受過烏臺詩案的沉重打擊,又正在貶逐之中,隻有把一切往事,一切留戀和煩惱,都強自推向“春夢瞭無痕”的虛無境地,以解脫失意中難以消除的痛苦。紀昀評所謂“深警”,說的就是此意。這是就三、四兩句本身來說。若就它在全詩中的關合來說,則妙在虛實離即之聞。“人似馬鴻”,實接首聯;“事如春夢”,反照下文。把人生進取、政治抱負都看得淡漠瞭,於是才有超然曠達、出郊尋春之舉,於是才有下邊四句所表達的春遊之樂。它看似遊離,實為全詩的關鍵所在。

“江城”指位於長江北岸的黃州。味道醇厚的江城白酒,笑意溫和的野老蒼顏,既可具體指這次春遊的歡聚暢飲,也可概括蘇軾在黃州的生活樂趣。總之,他是以此為樂,甚至要以此為歸宿瞭。前一年訪故友陳慥,有三位新交的朋友相送,春意湧上心頭;這一年出郊尋春,又有潘丙、郭遘為伴,酒醺顏面。山水自然之樂,人情樸野之純,完全可以驅除那些煩惱的往事,也完全可以沖淡甚至忘卻他當時的困厄。所以,詩的最後說:“已約年年為此會,故人不用賦《招魂》。”“賦《招魂》”,指宋玉因屈原忠而見棄,作《招魂》諷諫楚懷王,希望他悔悟,召還屈原(這一說法出自王逸《楚辭章句》,但經後人辨析,其說有誤);蘇軾在這裡借指老朋友們為他的復出奔走。最後兩句是在告慰故人:我在黃州過得很好,已和這裡的朋友們約定每年作此尋春之遊,你們不必為我的處境擔憂,也不必為朝廷召我還京多操心。

蘇軾“奮厲有當世志”,而且自信“致君堯舜,此事何難”。但在神宗、哲宗兩朝黨爭中幾經起落,而其“立朝大節極可觀,才意高廣,唯已之是信”(馬永卿《元城語錄》),又從不“俯身從眾,卑論趨時”(《登州謝宣詔赴闕表》),遂使他一生陷於無邊的災難之中。蘇軾對待歷時三十年的災難,總的態度是“隨緣自適”,但各個時期又有不同。剛開始的時候,他赴密州途中說過“用舍由時,行藏在我”(《沁園春》詞)的話,那時還有還朝的願望。烏臺詩案中他自料必死無疑,誰知未死。而貶去黃州,恍如隔世;經過這一次打擊,“平時種種心,次第去莫留。”(《子由自南都來陳三日而別》)他在黃州“求所以自新之方”,反覺“不可勝悔”,“今雖改之,後必復作”,不如“歸誠佛僧,求一洗之,……則物我相忘,身心皆空。”(《黃州安國寺記》)再從他在黃州的詩詞文賦和種種活動看,他對起復還朝已失去信心。因此,這首詩的結尾兩句,不是牢騷,不是反語,是一種真情實感。蘇軾在黃州寄情詩書山水,寄情新交故舊,尤其是切望惠及百姓,迥異於失意文士的消極避世。他的畫像自題詩說:“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澹州。”也不應看作牢騷反話。他在最失意最痛苦之時,總在努力使自己和大傢都得到安慰,都生活得愉快些,這是他度過一切災難的精神力量。他臨死時對兒子說:“吾生不惡,死必不墜。”人們敬仰他、紀念他,一個原因是他的詩、詞、文、書、畫五藝俱絕,另一原因就是他有一腔正直忠厚的心腸,一種開闊曠達的襟懷。

參考資料:

1、《宋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7年版,第409-411頁

Comments

次韻子瞻上元見寄

正氣歌

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

May 20, 2020

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

曲江水滿花千樹,有底忙時不肯來。

#韓愈#唐朝#春遊#寫景

焚書坑

May 20, 2020

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

#章碣#唐朝#詠史懷古#敘事#議論#諷刺

九歌·湘君

May 15, 2020

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

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

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

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

薜荔柏兮蕙綢,蓀橈兮蘭旌。

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

揚靈兮未極,女嬋媛兮為餘太息。

橫流涕兮潺湲,隱思君兮陫側。

桂櫂兮蘭枻,斵冰兮積雪。

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

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

石瀨兮淺淺,飛龍兮翩翩。

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閑。

朝騁騖兮江皋,夕弭節兮北渚。

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

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醴浦。

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

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屈原#先秦#楚辭#祭祀#敘事#戀情

May 15, 2020

氓之蚩蚩,抱佈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送子涉淇,至於頓丘。匪我愆期,子無良媒。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乘彼垝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筮,體無咎言。以爾車來,以我賄遷。

桑之未落,其葉沃若。於嗟鳩兮,無食桑葚!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桑之落矣,其黃而隕。自我徂爾,三歲食貧。淇水湯湯,漸車帷裳。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

三歲為婦,靡室勞矣。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於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靜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淇則有岸,隰則有泮。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詩經#先秦#高中古詩#詩經#敘事#閨怨#民謠#分手#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