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樓舊感/江樓感舊

#趙嘏#唐朝#孤獨#懷念#友人#思念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翻譯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我獨自登上江樓不由得思緒萬千,眼前月光皎皎如水流淌,江水澄瑩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曾經與我一同來此賞景觀月的人現在在哪裡呀?這兒的風景一如去年,沒有變化。

參考資料:

1、於海娣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03.

註釋

獨上江樓思渺(miǎo)然,月光如水水如天。江樓:江邊的小樓。感舊:感念舊友舊事。思渺然:思緒悵惘。渺然:悠遠的樣子。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依稀:仿佛;好像。

參考資料:

1、於海娣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03.

賞析

這是一首懷念舊友舊事的詩作,抒寫瞭對友人的憶念及獨登江樓時的惆悵之情。前二句寫詩人夜登江樓,所見隻有江天月色。後二句由今思昔,寫出風光依舊而人事已非的感慨。全詩語言淡雅,以景寄情,情感真摯,詩人運筆自如,寫舊事則虛實相間,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給人以無限的遐想和雋永的韻味。

“獨上江樓思渺然”,語同隨口說出,但情致綿渺,引人遐思。而這一句至少可以體味到以下幾層意思:首先是“獨”字的運用,寫詩人處境之寂寞,身邊無人陪伴因而在這樣一個月涼如水的夜晚獨自出行;其次是“上江樓”,在古人的傳統中,“登高”和愁思似乎不可分割,詩人此刻一定是有什麼憂心之事;第三,“思茫然”,詩人的心境顯然並不安寧。此句寫詩人獨自登上江邊之樓的情形,“獨上”寫行動,“思渺然”寫心理。敘事之中挾以情韻,使其獨倚高樓、寂寞沉思的情態形象生動。

“月光如水水如天”,這一句故意將筆移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蕩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隻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湧,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瞭疊字回環的技巧,一筆包蘊瞭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麼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瞭。

然而,詩人卻道出瞭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瞭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遊。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遊,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隻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嚙著詩人孤獨的心。寫到這裡,詩意豁然開朗,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蘊得到充分展示,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瞭。

短小的絕句律詩,一般不宜寫得太實,而應“實則虛之”,這才會有餘情餘味。這首詩,詩人運筆自如,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促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詩中沒有確指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傢人、情人還是朋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這一切都隱藏在詩的背後。隻有充分發揮想象,才能充分領略這首小詩的幽韻和醇美。

參考資料:

1、蕭滌非.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253-1254

2、孫育華.唐詩鑒賞辭典: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804-805

3、賀新輝.唐詩名篇賞析(四):中國婦女出版社,2007:695-696

江樓舊感/江樓感舊註釋及譯文

譯文 我獨自一人來到這江邊的高樓,我思緒紛然好像有滿腹的憂愁。 我看見月光就像是水一般流淌,流淌的水又像是天空茫茫悠悠。 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勾留? 要知道這江樓水光相接的風景,和去年所見一樣幽美一樣輕柔。 註釋 ⑴江樓:江邊的小樓。感舊:感念舊友舊事。 ⑵思渺然:思緒悵惘。渺(miǎo)然:悠遠的樣子。 ⑶依稀:仿佛;好像。

江樓舊感/江樓感舊賞析

此詩是唐人趙嘏的作品,原沈陽師范學院中文系教授徐竹心先生認為:這是一首情味雋永、淡雅洗煉的好詩。

在一個清涼寂靜的夜晚,詩人獨自登上江邊的小樓。“獨上”,透露出詩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三字,又形象地表現出他那凝神沉思的情態。而對於詩人在夜闌人靜的此刻究竟“思”什麼的問題,詩人並不急於回答。第二句,故意將筆移開去從容寫景,進一層點染“思渺然”的環境氣氛。登上江樓,放眼望去,但見清澈如水的月光,傾瀉在波光蕩漾的江面上,因為江水是流動的,月光就更顯得在熠熠閃動。“月光如水”,波柔色淺,宛若有聲,靜中見動,動愈襯靜。詩人由月而望到水,隻見月影倒映,恍惚覺得幽深的蒼穹在腳下浮湧,意境顯得格外幽美恬靜。整個世界連同詩人的心,好像都溶化在無邊的迷茫恬靜的月色水光之中。這一句,詩人巧妙地運用瞭疊字回環的技巧,一筆包蘊瞭天地間景物,將江樓夜景寫得那麼清麗絕俗。這樣迷人的景色,一定使人盡情陶醉瞭吧。然而,詩人卻道出瞭一聲聲低沉的感喟:“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同來”與第一句“獨上”相應,巧妙地暗示瞭今昔不同的情懷。原來詩人是舊地重遊。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遊,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曾幾何時,人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隻身來到江樓。面對依稀可辨的風物,縷縷懷念和悵惘之情,正無聲地啃嚙著詩人孤獨的心。寫到這裡,詩意豁然開朗,篇首“思渺然”的深遠意蘊得到充分展示,詩人江樓感舊的旨意也就十分清楚瞭。

短小的絕句律詩,一般不宜寫得太實,而應“實則虛之”,這才會有餘情餘味。這首詩,詩人運筆自如,賦予全篇一種空靈神遠的藝術美,促使讀者產生無窮的聯想。詩中沒有確指登樓的時間是春天還是秋天,去年的另一“望月人”是男還是女,是傢人、情人還是朋友,“同來”是指點江山還是互訴情衷,離散是因為世亂飄蕩還是情有所阻,這一切都隱藏在詩的背後。隻有充分發揮想象,才能充分領略這首小詩的幽韻和醇美。

Comments

江村即事

江畔獨步尋花

木蘭花令·次歐公西湖韻

May 20, 2020

霜餘已失長淮闊。空聽潺潺清潁咽。佳人猶唱醉翁詞,四十三年如電抹。

草頭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還二八。與餘同是識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蘇軾#宋朝#感慨#思念#懷念#恩師

永遇樂·長憶別時

May 20, 2020

孫巨源以八月十五日離海州,坐別於景疏樓上。既而與餘會於潤州,至楚州乃別。餘以十一月十五日至海州,與太守會於景疏樓上,作此詞以寄巨源。

長憶別時,景疏樓上,明月如水。美酒清歌,留連不住,月隨人千裡。別來三度,孤光又滿,冷落共誰同醉?卷珠簾、淒然顧影,共伊到明無寐。

今朝有客,來從濉上,能道使君深意。憑仗清淮,分明到海,中有相思淚。而今何在?西垣清禁,夜永露華侵被。此時看、回廊曉月,也應暗記。

#蘇軾#宋朝#月亮#友人#懷念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May 20, 2020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湧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雲。

#蘇軾#宋朝#寫景#追憶#思念#友人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May 20, 2020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宋朝#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思念#閨怨#離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