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

#李清照#宋朝#詠物#愛國#思鄉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翻譯

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清。(清 一作:情)

不知是誰在窗前種下的芭蕉樹,一片濃陰,遮蓋瞭整個院落。葉片和不斷伸展的葉心相互依戀,一張張,一面面,遮蔽瞭庭院。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滿懷愁情,無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時分下起瞭雨,點點滴滴,響個不停。雨聲淅瀝,不停敲打著我的心扉。我聽不慣,於是披衣起床。

參考資料:

1、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版:119.

2、李靜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309.

註釋

窗前誰種芭蕉(jiāo)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馀(yú)清。(清 一作:情)中庭:庭院裡。舒卷:一作“舒展”,在此可一詞兩用,舒,以狀蕉葉;卷,以狀蕉心。且卷,有通“婘”之訓,謂好貌。“馀清”,今本多作“馀情”,“情”字在此其意似欠當,因此詞上片旨在詠物並非簡單的擬人之法。馀清,意謂蕉葉舒卷;蕉心貽人以清涼舒適之感。視“清”字為“情”字的諧音,其意似勝於徑用“馀情”二字。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lín)霪(yín)。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霖霪:本為久雨,此處指接連不斷的雨聲。

參考資料:

1、吳熊和.唐宋詞通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2版:119.

2、李靜等.唐詩宋詞鑒賞大全集.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309.

賞析

這首詞作於南渡以後,通過雨打芭蕉引起的愁思,表達作者思念故國、故鄉的深情。上片詠物,借芭蕉展心,反襯自己愁懷永結、鬱鬱寡歡的心情和意緒。首句“窗前誰種芭蕉樹”,似在詢問,似在埋怨,無人回答,也無須回答。然而通過這一設問,自然而然地將讀者的視線引向南方特有的芭蕉庭院。接著,再抓住芭蕉葉心長卷、葉大多蔭的特點加以詠寫。蕉心長卷,一葉葉,一層層,不斷地向外舒展。闊大的蕉葉,似巨掌,似綠扇,一張張,一面面,伸向空間,佈滿庭院,散發著清秀,點綴著南國的夏秋。第二句“陰滿中庭”形象而逼真地描繪出這一景象。第三句重復上句,再用一個“陰滿中庭”進行吟詠,使人如臨庭前,如立窗下,身受綠葉的遮蔽,進而註視到蕉葉的舒卷。“葉葉心心,舒展有馀情”,歇拍二句寄情於物,寓情於景。“葉葉”與“心心”,兩對疊字連用,一面從聽覺方面形成應接不暇之感,—面從視覺印象方面,向人展示蕉葉不斷舒展的動態。而蕉心常卷,猶如愁情無極,嫩黃淺綠的蕉心中,緊裹著綿綿不盡的情思。全詞篇幅短小而情意深蘊。語言明白曉暢,能充分運用雙聲疊韻、重言疊句以及設問和口語的長處,形成參差錯落、頓挫有致的韻律;又能抓住芭蕉的形象特征,采用即景抒情,寓情於物,觸景生情,寓情於景的寫作手法,抒發國破傢亡後難言的傷痛;用筆輕靈而感情凝重,體現出漱玉詞語新意雋、頓挫有致的優點。

參考資料:

1、蔣哲倫等.李清照詞鑒賞.濟南:齊魯書社,1986:128-129.

Comments

海棠

清平樂·年年雪裡

歸雁

May 20, 2020

瀟湘何事等閑回,水碧沙明兩岸苔。

二十五弦彈夜月,不勝清怨卻飛來。

#錢起#唐朝#詠物#寫鳥#思鄉

南鄉子·春情

May 20, 2020

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

春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濕粉腮。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蘇軾#宋朝#春天#寫景#抒情#思鄉

南鄉子·梅花詞和楊元素

May 20, 2020

寒雀滿疏籬,爭抱寒柯看玉蕤。忽見客來花下坐,驚飛。蹋散芳英落酒卮。

痛飲又能詩,坐客無氈醉不知。花盡酒闌春到也,離離。一點微酸已著枝。

#蘇軾#宋朝#詠物#梅花#飲酒

夏日絕句

May 20, 2020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李清照#宋朝#古詩三百首#地名#詠史懷古#愛國#憂憤#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