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杜牧#唐朝#清明節#寫景#早教#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翻譯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江南清明時節細雨紛紛飄灑,路上羈旅行人個個落魄斷魂。

借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詢問當地之人何處買酒澆愁?牧童笑而不答指瞭指杏花深處的村莊。

註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hún)。清明:二十四節氣之一,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後。舊俗當天有掃墓、踏青、插柳等活動。宮中以當天為秋千節,坤寧宮及各後宮都安置秋千,嬪妃做秋千之戲。紛紛:形容多。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斷魂:神情淒迷,煩悶不樂。

借問酒傢何處有?牧童遙指杏(xìng)花村。 借問:請問。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賞析

這一天正是清明節,詩人杜牧在路上行走,遇上瞭下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瞭。“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但是用來寫雨,卻是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種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傾盆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瞭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瞭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的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鬱的大節日,本該是傢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瞭那些貪花戀酒的王孫公子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瞭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瞭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瞭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瞭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瞭。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淒迷紛亂瞭。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瞭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瞭情景,問題也發生瞭。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呢?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瞭。

是向誰問的路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瞭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瞭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瞭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傢。這隻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瞭,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傢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詩裡恰恰隻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瞭酒傢,怎樣地欣慰地獲得瞭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不管”瞭。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隻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展開瞭一處遠比詩篇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瞭人物,顯示瞭人物的淒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瞭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

參考資料:

1、周汝昌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101-1102.

2、周汝昌.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北京:中華書局,2006:92-96.

清明譯文及註釋

譯文清明節的時候,詩人不能夠回傢掃墓,卻孤零零一個人在異鄉路上奔波,心裡已經不是滋味;況且,天也不作美,陰沉著臉,將牛毛細雨紛紛灑落下來,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濕漉漉的。詩人啊,簡直要斷魂瞭!找個酒傢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頭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兒呢?詩人想著,便向路旁的牧童打聽。騎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遠處一指――哦,在那開滿杏花的村莊,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攬行人呢!

註釋①清明:我國傳統的掃墓節日,在陽歷四月五日前後。②欲斷魂:形容傷感極深,好像靈魂要與身體分開一樣。③借問:請問。

清明鑒賞

這一天正是清明佳節。詩人小杜,在行路中間,可巧遇上瞭雨。清明,雖然是柳綠花紅、春光明媚的時節,可也是氣候容易發生變化的期間,常常趕上“鬧天氣”。遠在梁代,就有人記載過:在清明前兩天的寒食節,往往有“疾風甚雨”。若是正趕在清明這天下雨,還有個專名叫作“潑火雨”。詩人杜牧遇上的,正是這樣一個日子。

詩人用“紛紛”兩個字來形容那天的“潑火雨”,真是好極瞭。怎見得呢?“紛紛”,若是形容下雪,那該是大雪,所謂“紛紛揚揚,降下好一場大雪來”。但是臨到雨,情況卻正相反,那種叫人感到“紛紛”的,絕不是大雨,而是細雨。這細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細雨紛紛,是那種“天街小雨潤如酥”樣的雨,它不同於夏天的如傾如註的暴雨,也和那種淅淅瀝瀝的秋雨絕不是一個味道。這“雨紛紛”,正抓住瞭清明“潑火雨”的精神,傳達瞭那種“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淒迷而又美麗的境界。

這“紛紛”在此自然毫無疑問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還有一層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實際上還在形容著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斷魂”。“行人”,是出門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於“遊人”,不是那些遊春逛景的人。那麼什麼是“斷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靈魂嗎?不是的。在詩歌裡,“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緒方面的事情。“斷魂”,是極力形容那一種十分強烈、可是又並非明白表現在外面的很深隱的感情,比方相愛相思、惆悵失意、暗愁深恨等等。當詩人有這類情緒的時候,就常常愛用“斷魂”這一詞語來表達他的心境。

清明這個節日,在古人感覺起來,和我們今天對它的觀念不是完全一樣的。在當時,清明節是個色彩情調都很濃鬱的大節日,本該是傢人團聚,或遊玩觀賞,或上墳掃墓,是主要的禮節風俗。除瞭那些貪花戀酒的公子王孫等人之外,有些頭腦的,特別是感情豐富的詩人,他們心頭的滋味是相當復雜的。倘若再趕上孤身行路,觸景傷懷,那就更容易惹動瞭他的心事。偏偏又趕上細雨紛紛,春衫盡濕,這給行人就又增添瞭一層愁緒。這樣來體會,才能理解為什麼詩人在這當口兒要寫“斷魂”兩個字;否則,下瞭一點小雨,就值得“斷魂”,那不太沒來由瞭嗎?

這樣,我們就又可回到“紛紛”二字上來瞭。本來,佳節行路之人,已經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絲風片之中,紛紛灑灑,冒雨趲[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淒迷紛亂瞭。所以說,紛紛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緒;甚至不妨說,形容春雨,也就是為瞭形容情緒。這正是我國古典詩歌裡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一種絕藝,一種勝境。

前二句交代瞭情景,問題也發生瞭。怎麼辦呢?須得尋求一個解決的途徑。行人在這時不禁想到:往哪裡找個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尋到一個小酒店,一來歇歇腳,避避雨;二來小飲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濕的衣服;最要緊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頭的愁緒。於是,向人問路瞭。

是向誰問路的呢?詩人在第三句裡並沒有告訴我們,妙莫妙於第四句:“牧童遙指杏花村”。在語法上講,“牧童”是這一句的主語,可它實在又是上句“借問”的賓詞——它補足瞭上句賓主問答的雙方。牧童答話瞭嗎?我們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動”為答復,比答話還要鮮明有力。我們看《小放牛》這出戲,當有人向牧童哥問路時,他將手一指,說:“您順著我的手兒瞧!”是連答話帶行動——也就是連“音樂”帶“畫面”,兩者同時都使觀者獲得瞭美的享受;如今詩人手法卻更簡捷,更高超:他隻將“畫面”給予讀者,而省去瞭“音樂”。不,不如說是包括瞭“音樂”,讀者欣賞瞭那一指路的優美“畫面”,同時也就隱隱聽到瞭答話的“音樂”。

“遙”,字面意義是遠。但我們讀詩的人,切不可處處拘守字面意義,認為杏花村一定離這裡還有十分遙遠的路程。這一指,已經使我們如同看到,隱約紅杏梢頭,分明挑出一個酒簾——“酒望子”來瞭。若真的距離遙遠,就難以發生藝術聯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瞭含蓄無盡的興味:妙就妙在不遠不近之間。《紅樓夢》裡大觀園中有一處景子題作“杏簾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這裡體會脫化而來,正好為杜郎此句作註腳。《小放牛》裡的牧童也說,“我這裡,用手兒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幾戶人傢,那楊柳樹上掛著一個大招牌”,然後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從這裡脫化出來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傢。這隻需要說明指往這個美麗的杏花深處的村莊就夠瞭,不言而喻,那裡是有一傢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實際生活中,問路隻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瞭酒店,而且喝到瞭酒,才算一回事。在詩裡就不必然瞭,它恰恰隻寫到“遙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費一句話。剩下的,行人怎樣地聞訊而喜,怎樣地加把勁兒趲上前去,怎樣地興奮地找著瞭酒店,怎樣地欣慰地獲得瞭避雨、消愁兩方面的滿足和快意……,這些詩人就能“不管”瞭。他把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與讀者的想象,由讀者自去尋求領會。他隻將讀者引入一個詩的境界,他可並不負責導遊全景;另一面,他卻為讀者開展瞭一處遠比詩篇語文字句所顯示的更為廣闊得多的想象餘地。這就是藝術的“有餘不盡”。

這才是詩人和我們讀者的共同享受,這才是藝術,這也是我國古典詩歌所特別擅場的地方。古人曾說過,好的詩,能夠“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在於言外”。拿這首《清明》絕句來說,在一定意義上,也是當之無愧的。

這首小詩,一個難字也沒有,一個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語言,寫得自如之極,毫無經營造作之痕。音節十分和諧圓滿,景象非常清新、生動,而又境界優美、興味隱躍。詩由篇法講也很自然,是順序的寫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環境、氣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寫出瞭人物,顯示瞭人物的淒迷紛亂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轉”,然而也就提出瞭如何擺脫這種心境的辦法;而這就直接逼出瞭第四句,成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藝術上,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頂點放在最後的手法。所謂高潮頂點,卻又不是一覽無餘,索然興盡,而是餘韻邈然,耐人尋味。這些,都是詩人的高明之處,也就是值得我們學習繼承的地方吧!

Comments

清平樂·年年雪裡

減字木蘭花·立春

憶江南

May 20, 2020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唐朝#宋詞三百首#小學古詩#江南#寫景#早教#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寫景#山水

山行

May 20, 2020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生處有人傢。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

#杜牧#唐朝#小學古詩#秋天#寫景#早教#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惠崇春江曉景二首

May 20, 2020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兩兩歸鴻欲破群,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漠多風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蘇軾#宋朝#古詩三百首#題畫#想象#寫景#春天#早教#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

春曉

May 20, 2020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唐朝#唐詩三百首#小學古詩#寫景#惜春#早教#小學生必背古詩70首#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