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路歌

#李白#唐朝#壯志未酬#眷戀#惋惜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翻譯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

大鵬奮飛啊振過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濟。

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

所餘之風啊可以激勵萬世,東遊扶桑啊掛住瞭我的左袖。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

後人得此消息而相傳,仲尼已亡,還有誰能為我之死傷心哭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16-317

2、餘恕誠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78-279

註釋

大鵬飛兮振八裔(yì),中天摧兮力不濟。路:應為“終”之誤。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中天:半空。摧:摧折。

馀(yú)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左袂(mèi)。馀風:遺風。激:激蕩、激勵。萬世:千秋萬世。扶桑: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征,這裡遊扶桑即指到瞭皇帝身邊。掛:喻腐朽勢力阻撓。石:王琦輯註《李太白文集》註雲:當作“左”。左袂,即左袖。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tì)。得:知大鵬夭折半空。“仲尼”句:此處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異獸。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魯國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捕獲,非常難受。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316-317

2、餘恕誠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78-279

賞析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打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大鵬賦》。這篇賦的初稿,寫於青年時代。可能受瞭莊子《逍遙遊》中所描繪的大鵬形象的啟發,李白在賦中以大鵬自比,抒發他要使“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的遠大抱負。後來李白在長安,政治上雖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賜金還山”,但並沒有因此志氣消沉,大鵬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勵著他努力奮飛。他在《上李邕》詩中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也是以大鵬自比的。大鵬在李白的眼裡是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真像一隻大鵬正在奮飛,或正準備奮飛。但現在,他覺得自己這樣一隻大鵬已經飛到不能再飛的時候瞭,他便要為大鵬唱一支悲壯的臨終歌。

詩歌的頭兩句是說:大鵬展翅遠舉啊,振動瞭四面八方;飛到半空啊,翅膀摧折,無力翱翔。兩句詩概括瞭李白的生平。“大鵬飛兮振八裔”,可能隱含有李白受詔入京一類事情在裡面。“中天摧兮”則指他在長安受到挫折,等於飛到半空傷瞭翅膀。結合詩人的實際遭遇去理解,這兩句就顯得既有形象和氣魄,又不空泛。它給人的感覺,有點像項羽《垓下歌》開頭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那無限蒼涼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著實震撼人心。

“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意謂大鵬雖然中天摧折,但其遺風仍然可以激蕩千秋萬世。這實質是指理想雖然幻滅瞭,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會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以巨大的影響。“遊扶桑”暗喻到瞭皇帝的身邊。“掛石袂”的“石”當是“左”字之誤。嚴忌《哀時命》中有“左袪(袖)掛於扶桑”的話,李白此句在造語上可能受瞭嚴忌的啟發。不過,普通的人不可能遊到扶桑,也不可能讓衣袖給樹高千丈的扶桑掛住。而大鵬又隻應是左翅,而不是“左袂”。然而在李白的意識中,大鵬和自己有時原是不分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這樣的奇句。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前一句說後人得到大鵬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傳。後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但如今孔子已經死瞭,誰也不會像他當年痛哭麒麟那樣為大鵬的夭折而流淚。這兩句一方面深信後人對此將無限惋惜,一方面慨嘆當今之世沒有知音,含意和杜甫總結李白一生時說的,“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二首》)非常相近。

此詩發之於聲是李白的長歌當哭;形之於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銘。李白一生,既有遠大的理想,而又非常執著於理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瞭一生。這首詩說明他在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的時候,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

參考資料:

1、餘恕誠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78-279

臨路歌註釋及譯文

註釋 ⑴路:應為“終”之誤。 ⑵八裔 :八方荒原之地。 ⑶中天:半空。摧:摧折。 ⑷馀風:遺風。激:激蕩、激勵。萬世:千秋萬世。 ⑸扶桑: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征,這裡遊扶桑即指到瞭皇帝身邊。掛:喻腐朽勢力阻撓。石:王琦輯註《李太白文集》註雲:當作“左”。左袂,即左袖。 ⑹得:知大鵬夭折半空。 ⑺“仲尼”句:此處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麒麟是一種祥瑞的異獸。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魯國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捕獲,非常難受。 譯文 大鵬奮飛啊振過八方,中天摧折啊力量不濟。所餘之風啊可以激勵萬世,東遊扶桑啊掛住瞭我的左袖。後人得此消息而相傳,仲尼已亡,還有誰能為我之死傷心哭泣。

臨路歌賞析

這首詩題中的「路」字,可能有誤。根據詩的內容,聯系唐代李華在《故翰林學士李君墓銘序》中說:「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則「臨路歌」的「路」字當與「終」字因形近而致誤,「臨路歌」即「臨終歌」。 「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打開《李太白全集》,開卷第一篇就是《大鵬賦》。這篇賦的初稿,寫於青年時代。可能受瞭莊子《逍遙遊》中所描繪的大鵬形象的啟發,李白在賦中以大鵬自比,抒發他要使「鬥轉而天動,山搖而海傾」的遠大抱負。後來李白在長安,政治上雖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賜金還山」,但並沒有因此志氣消沉,大鵬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勵著他努力奮飛。他在《上李邕》詩中說:「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也是以大鵬自比的。大鵬在李白的眼裡是一個帶著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時甚至覺得自己就真象一隻大鵬正在奮飛,或正準備奮飛。但現在,他覺得自己這樣一隻大鵬已經飛到不能再飛的時候瞭,他便要為大鵬唱一支悲壯的《臨終歌》。 歌的頭兩句是說:大鵬展翅遠舉啊,振動瞭四面八方;飛到半空啊,翅膀摧折 ,無力翱翔。兩句詩概括瞭李白的生平。「大鵬飛兮振八裔」,可能隱含有李白受詔入京一類事情在裡面。「中天摧兮」則指他在長安受到挫折,等於飛到半空傷瞭翅膀。結合詩人的實際遭遇去理解,這兩句就顯得既有形象和氣魄,又不空泛。它給人的感覺,有點象項羽《垓下歌》開頭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那無限蒼涼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著實震撼人心。 「馀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兮掛石袂。」「激」是激蕩、激勵,意謂大鵬雖然中天摧折,但其遺風仍然可以激蕩千秋萬世。這實質是指理想雖然幻滅瞭,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會給世世代代的人們以巨大的影響。扶桑,是神話傳說中的大樹,生在太陽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陽作為君主的象征,這裡「遊扶桑」即指到瞭皇帝身邊。「掛石袂」的「石」當是「左」字之誤。嚴忌《哀時命》中有「左袪(袖)掛於扶桑」的話,李白此句在造語上可能受瞭嚴忌的啟發。不過,普通的人不可能遊到扶桑,也不可能讓衣袖給樹高千丈的扶桑掛住。而大鵬又隻應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掛住的究竟是誰呢?在李白的意識中,大鵬和自己有時原是不分的,正因為如此,才有這樣的奇句。 「後人得之傳此,仲尼亡兮誰為出涕?」前一句說後人得到大鵬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傳。後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傳說麒麟是一種象征祥瑞的異獸。哀公十四年,魯國獵獲一隻麒麟,孔子認為麒麟出非其時而被獵獲,非常難受。但如今孔子已經死瞭,誰肯象他當年痛哭麒麟那樣為大鵬的夭折而流淚呢?這兩句一方面深信後人對此將無限惋惜,一方面慨嘆當今之世沒有知音,含意和杜甫總結李白一生時說的,「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夢李白》)非常相近。 《臨終歌》發之於聲是李白的長歌當哭;形之於文,可以看作李白自撰的墓志銘。李白一生,既有遠大的理想,而又非常執著於理想,為實現自己的理想追求瞭一生。這首《臨終歌》讓我們看到,他在對自己一生回顧與總結的時候,流露的是對人生無比眷念和未能才盡其用的深沉惋惜。讀完此詩,掩卷而思,恍惚間會覺得詩人好象真化成瞭一隻大鵬在九天奮飛,那渺小的樹杈,終究是掛不住它的,它將在永恒的天幕上翱翔,為後人所瞻仰。 

臨路歌創作背景

根據裴斐《李白年譜簡編》,此詩作於唐代宗寶應元年(762年),即李白去世當年。這首詩題中的“路”字,可能有誤。根據詩的內容,聯系唐代李華在《故翰林學士李君墓銘序》中說:“年六十有二不偶,賦臨終歌而卒。”則“臨路歌”的“路”字當與“終”字因形近而致誤,“臨路歌”即“臨終歌”。

Comments

臨江王節士歌

與元丹丘方城寺談玄作

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

May 25, 2020

王屋山人魏萬,雲自嵩宋沿吳相訪,數千裡不遇。乘興遊臺越,經永嘉,觀謝公石門。後於廣陵相見,美其愛文好古,浪跡方外,因述其行而贈是詩。仙人東方生,浩蕩弄雲海。

仙人東方生,浩蕩弄雲海。沛然乘天遊,獨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本傢聊攝城。卷舒入元化,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揮筆如振綺。辯折田巴生,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頗驚人世喧。采秀臥王屋,因窺洞天門。

朅來遊嵩峰,羽客何雙雙。朝攜月光子,暮宿玉女窗。

鬼谷上窈窕,龍潭下奔潈。東浮汴河水,訪我三千裡。

逸興滿吳雲,飄颻浙江汜。揮手杭越間,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雲橫天際山。白馬走素車,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且度耶溪水。萬壑與千巖,崢嶸鏡湖裡。

秀色不可名,清輝滿江城。人遊月邊去,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入剡尋王許。笑讀曹娥碑,沉吟黃絹語。

天臺連四明,日入向國清。五峰轉月色,百裡行松聲。

靈溪咨沿越,華頂殊超忽。石梁橫青天,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不憚海路賒。掛席歷海嶠,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孤嶼前嶢兀。水續萬古流,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谷難,石門最可觀。瀑佈掛北鬥,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空濛生晝寒。卻思惡溪去,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水石相噴薄。路創李北海,巖開謝康樂。

松風和猿聲,搜索連洞壑。徑出梅花橋,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赤松若可招。沈約八詠樓,城西孤岧嶢.

岧嶢四荒外,曠望群川會。雲卷天地開,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北指嚴光瀨。釣臺碧雲中,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裴回上姑蘇。煙綿橫九疑,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悲歌但長籲。回橈楚江濱,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五月造我語,知非儓儗人。

相逢樂無限,水石日在眼。徒幹五諸侯,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弦歌播清芬。雖為江寧宰,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且知我愛君。君來幾何時,仙臺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定長三五枝。至今天壇人,當笑爾歸遲。

我苦惜遠別,茫然使心悲。黃河若不斷,白首長相思。

#李白#唐朝#送別#友人#歸隱#惋惜

丁督護歌

May 25, 2020

雲陽上征去,兩岸饒商賈。

吳牛喘月時,拖船一何苦。

水濁不可飲,壺漿半成土。

一唱都護歌,心摧淚如雨。

萬人鑿盤石,無由達江滸。

君看石芒碭,掩淚悲千古。

#李白#唐朝#樂府#農民#勞動

三五七言/秋風詞

May 25, 2020

秋風清,秋月明,

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入我相思門,知我相思苦,

長相思兮長相憶,短相思兮無窮極,

早知如此絆人心,何如當初莫相識。

#李白#唐朝#秋天#抒情#思念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May 25, 2020

暮從碧山下,山月隨人歸。

卻顧所來徑,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傢,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樂,陶然共忘機。

#李白#唐朝#唐詩三百首#田園#飲酒#寫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