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夏十二登嶽陽樓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翻譯
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
登上嶽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洞庭湖水,廣闊無垠,依稀看見與長江相接。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南飛的大雁帶走我憂戚煩悶的心情,遠處的山峰銜來一輪美好的明月。
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推杯換盞,暢飲美酒。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醉後朦朧裡一陣陣涼風起,吹得我翩翩起舞袖帶旋回。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89-790
註釋
樓觀嶽陽盡,川迥(jiǒng)洞庭開。嶽陽:即嶽州,以在天嶽山之南,故名。治所在巴陵,即今湖南嶽陽市。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雲間連下榻(tà),天上接行杯。下榻:用漢代陳蕃禮徐穉、周璆事,見《春陪商州裴使君遊石娥溪》詩註。行杯:謂傳杯飲酒。
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回:回蕩,擺動。
參考資料:
1、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789-790
賞析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時遇赦,回到江陵。在南遊嶽陽時,寫下這首詩。
詩人首先描寫嶽陽樓四周的宏麗景色:“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嶽陽,這裡是指天嶽山之南一帶。天嶽山又名巴陵山,在嶽陽縣西南。登上嶽陽樓,遠望天嶽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無際。這是從樓的高處俯瞰周圍的遠景。站得高,望得遠,“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這一“盡”、一“迥”、一“開”的渺遠遼闊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詩人立足點之高。這是一種旁敲側擊的襯托手法,不正面寫樓高而樓高已自見。
李白這時候正遇赦,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意,和詩人分享著歡樂和喜悅:“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詩人筆下的自然萬物好像被賦予生命,雁兒高飛,帶走瞭詩人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瞭團圓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華》作“雁別秋江去”。後者隻是寫雁兒冷漠地離別秋江飛去,缺乏感情色彩,遠不如前者用擬人化手法寫雁兒懂得人情,帶走愁心,並與下句君山有意“銜好月來”互相對仗、映襯,從而使形象顯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山銜好月來”一句,想象新穎,有獨創性,著一“銜”字而境界全出,寫得詭譎縱逸,詼諧風趣。
詩人興致勃勃,幻想聯翩,恍如置身仙境:“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嶽陽樓上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雲間一般。這裡又用襯托手法寫樓高,誇張地形容其高聳入雲的狀態。這似乎是醉眼蒙矓中的幻景。詩人是有些醉意瞭:“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樓高風急,高處不勝寒。醉後涼風四起,著筆仍在寫樓高。涼風習習吹人,衣袖翩翩飄舞,儀表瀟灑自如,情調舒展流暢,態度超脫豁達,豪情逸志,溢於言表。收筆寫得氣韻生動,蘊藏著濃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詩運用陪襯、烘托和誇張的手法,沒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寫樓高,句句從俯視縱觀嶽陽樓周圍景物的渺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卻無處不顯出樓高,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巧奪天工。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翻譯
翻譯:
登上嶽陽樓覽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
看見大雁南飛引起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
在高入雲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在天上傳杯飲酒。
醉酒之後興起瞭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
與夏十二登嶽陽樓賞析
賞析: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至巫山時遇赦,回到江陵。在南遊嶽陽時,寫下這首詩。
詩人首先描寫嶽陽樓四周的宏麗景色:“樓觀嶽陽盡,川迥洞庭開。”嶽陽,這裡是指天嶽山之南一帶。天嶽山又名巴陵山,在嶽陽縣西南。登上嶽陽樓,遠望天嶽山南面一帶,無邊景色盡收眼底。江水流向茫茫遠方,洞庭湖面浩蕩開闊,汪洋無際。這是從樓的高處俯瞰周圍的遠景。站得高,望得遠,“嶽陽盡”、“川迥”、“洞庭開”,這一“盡”、一“迥”、一“開”的渺遠遼闊的景色,形象地表明詩人立足點之高。這是一種旁敲側擊的襯托手法,不正面寫樓高而樓高已自見。
李白這時候正遇赦,心情輕快,眼前景物也顯得有情有意,和詩人分享著歡樂和喜悅:“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詩人筆下的自然萬物好像被賦予生命,雁兒高飛,帶走瞭詩人憂愁苦悶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銜來瞭團圓美好之月。“雁引愁心去”,《文苑英華》作“雁別秋江去”。後者隻是寫雁兒冷漠地離別秋江飛去,缺乏感情色彩,遠不如前者用擬人化手法寫雁兒懂得人情,帶走愁心,並與下句君山有意“銜好月來”互相對仗、映襯,從而使形象顯得生動活潑,情趣盎然。“山銜好月來”一句,想象新穎,有獨創性,著一“銜”字而境界全出,寫得詭譎縱逸,詼諧風趣。
詩人興致勃勃,幻想聯翩,恍如置身仙境:“雲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在嶽陽樓上住宿、飲酒,仿佛在天上雲間一般。這裡又用襯托手法寫樓高,誇張地形容其高聳入雲的狀態。這似乎是醉眼蒙矓中的幻景。詩人是有些醉意瞭:“醉後涼風起,吹人舞袖回。”樓高風急,高處不勝寒。醉後涼風四起,著筆仍在寫樓高。涼風習習吹人,衣袖翩翩飄舞,儀表瀟灑自如,情調舒展流暢,態度超脫豁達,豪情逸志,溢於言表。收筆寫得氣韻生動,蘊藏著濃厚的生活情趣。
整首詩運用陪襯、烘托和誇張的手法,沒有一句正面直接描寫樓高,句句從俯視縱觀嶽陽樓周圍景物的渺遠、開闊、高聳等情狀落筆,卻無處不顯出樓高,不露斧鑿痕跡,自然渾成,巧奪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