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難三首

#李白#唐朝#懷才不遇#勵志#組詩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雉賭梨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君不見昔時燕傢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行路難,歸去來!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翻譯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金杯中的美酒一鬥價十千,玉盤裡的菜肴珍貴值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但心情愁煩使得我放下杯筷,不願進餐。拔出寶劍環顧四周,心裡一片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想渡過黃河,堅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大雪遍佈高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遙想當年,薑太公溪垂釣,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夢日,受聘在商湯身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人生的道路何等艱難,何等艱難,歧路紛雜,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邊?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堅信乘風破浪的時機定會到來,到那時,將揚起征帆遠渡碧海青天。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大道雖寬廣如青天,唯獨沒有我的出路。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

我不願意追隨長安城中的富傢子弟,去搞鬥雞走狗一類的賭博遊戲。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

像馮諼那樣彈劍作歌發牢騷,在權貴之門卑躬屈節,那不合我心意。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

韓信發跡之前被淮陰市井之徒譏笑,賈誼才能超群遭漢朝公卿妒忌。

君不見昔時燕傢重郭隗,擁篲折節無嫌猜。

君不見古時燕昭王重用郭隗,擁篲折節、謙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劇辛和樂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盡智,以自己的才能為君主效力。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

而今燕昭王之白骨已隱於荒草之中,還有誰能像他那樣重用賢士呢?

行路難,歸去來!

世路艱難,我隻得歸去啦!

有耳莫洗潁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

不要學許由用潁水洗耳,不要學伯夷和叔齊隱居收養采薇而食。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

在世上活著貴在韜光養晦,為什麼要隱居清高自比雲月?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身。

我看自古以來的賢達之人,功績告成之後不自行隱退都死於非命。

子胥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

伍子胥被吳王棄於吳江之上,屈原最終抱石自沉汨羅江中。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

陸機如此雄才大略也無法自保,李斯以自己悲慘的結局為苦。

華亭鶴唳詎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

陸機是否還能聽見華亭別墅間的鶴唳?李斯是否還能在上蔡東門牽鷹打獵?

君不見吳中張翰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

你不知道吳中的張翰是個曠達之人,因見秋風起而想起江東故都。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生時有一杯酒就應盡情歡樂,何須在意身後千年的虛名?

參考資料:

1、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71-75

2、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0-85

註釋

金樽(zūn)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樽: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為飾。清酒:清醇的美酒。鬥十千:一鬥值十千錢(即萬錢),形容酒美價高。珍羞:珍貴的菜肴。羞:同“饈”,美味的食物。直:通“值”,價值。

停杯投箸(zhù)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箸:筷子。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碧:一作“坐”。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qí)路,今安在?多岐路,今安在:岔道這麼多,如今身在何處?岐:一作“歧”。安:哪裡。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長風破浪:比喻實現政治理想。雲帆:高高的船帆。船在海裡航行,因天水相連,船帆好像出沒在雲霧之中。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

羞逐長安社中兒,赤雞白狗賭梨栗(lì)。社:古二十五傢為一社。白雉:一作“白狗”。

彈劍作歌奏苦聲,曳(yè)裾(jū)王門不稱情。彈劍:戰國時齊公子孟嘗君門下食客馮諼曾屢次彈劍作歌怨己不如意。曳裾:比喻在權貴的門下做食客。

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jiǎ)生。賈生:洛陽賈誼,曾上書漢文帝,勸其改制興禮,受時大臣反對。

君不見昔時燕傢重郭隗,擁篲(huì)折節無嫌猜。擁篲:燕昭王親自掃路,恐灰塵飛揚,用衣袖擋帚以禮迎賢士鄒衍。折節:一作“折腰”。

劇辛樂毅感恩分,輸肝剖膽效英才。

昭王白骨縈(yíng)蔓(màn)草,誰人更掃黃金臺?縈:回旋纏繞。蔓草:是一種蔓生的草。蔓即蔓生植物的枝莖,由於它滋長延伸、蔓蔓不斷,因此人們寄予它有茂盛、長久的吉祥寓意。

行路難,歸去來!歸去來:指隱居。語出東晉陶淵明《歸去來辭》。

有耳莫洗潁(yǐng)川水,有口莫食首陽蕨(jué)。首陽蕨:《史記·伯夷列傳》:“武王已平殷亂,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齊恥之,義不食周粟,隱於首陽山,采薇而食之……遂餓死於首陽山。”《索引》:“薇,蕨也。”按薇、蕨本二草,前人誤以為一。

含光混世貴無名,何用孤高比雲月?含光混世貴無名:此句言不露鋒芒,隨世俯仰之意。

吾觀自古賢達人,功成不退皆殞(yǔn)身。殞身:亡身,死亡。

子胥(xū)既棄吳江上,屈原終投湘水濱。子胥:伍子胥,春秋末期吳國大夫。

陸機雄才豈自保?李斯稅駕苦不早。陸機雄才豈自保:《晉書·陸機傳》載:陸機因宦人誣陷而被殺害於軍中,臨終嘆曰:“華亭鶴唳,豈可復聞乎?”李斯稅駕苦不早:李斯,秦國統一六國的大功臣,任秦朝丞相,後被殺。

華亭鶴唳(lì)詎(jù)可聞?上蔡蒼鷹何足道?鶴唳:鶴鳴。

君不見吳中張翰(hàn)稱達生,秋風忽憶江東行。秋風忽憶江東行:這句寫張翰。

且樂生前一杯酒,何須身後千載名?

參考資料:

1、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71-75

2、詹福瑞等.李白詩全譯.石傢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0-85

賞析

其一

詩的前四句寫朋友出於對李白的深厚友情,出於對這樣一位天才被棄置的惋惜,不惜金錢,設下盛宴為之餞行。“嗜酒見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時,因為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會“一飲三百杯”的。然而,這一次他端起酒杯,卻又把酒杯推開瞭;拿起筷子,卻又把筷子放下瞭。他離開座席,拔下寶劍,舉目四顧,心緒茫然。停、投、拔、顧四個連續的動作,形象地顯示瞭內心的苦悶抑鬱,感情的激蕩變化。

接著兩句緊承“心茫然”,正面寫“行路難”。詩人用“冰塞川”、“雪滿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具有比興的意味。一個懷有偉大政治抱負的人物,在受詔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時候,皇帝卻不能任用,被“賜金還山”,變相攆出瞭長安,這不正象遇到冰塞黃河、雪擁太行嗎!但是,李白並不是那種軟弱的性格,從“拔劍四顧”開始,就表示著不甘消沉,而要繼續追求。“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詩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兩位開始在政治上並不順利,而最後終於大有作為的人物:一位是薑尚,八十歲在磻溪釣魚,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湯聘前曾夢見自己乘舟繞日月而過。想到這兩位歷史人物的經歷,又給詩人增加瞭信心。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薑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瞭對未來的信心,但當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現實中來的時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艱難。離筵上瞻望前程,隻覺前路崎嶇,歧途甚多,要走的路,究竟在哪裡呢?這是感情在尖銳復雜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但是倔強而又自信的李白,決不願在離筵上表現自己的氣餒。他那種積極用世的強烈要求,終於使他再次擺脫瞭歧路彷徨的苦悶,唱出瞭充滿信心與展望的強音:“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此句詩表達瞭他準備沖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負的豪邁氣概和樂觀精神。給遇到挫折,遭遇困難,受到打擊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們一種信心、一種勇氣、一股力量。他相信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將會有一天要象劉宋時宗愨所說的那樣,乘長風破萬裡浪,掛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

這首詩一共十二句,八十四個字,在七言歌行中隻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蕩縱橫,具有長篇的氣勢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百步九折地揭示瞭詩人感情的激蕩起伏、復雜變化。詩的一開頭,“金樽清酒”,“玉盤珍羞”,讓人感覺似乎是一個歡樂的宴會,但緊接著“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瞭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中間四句,剛剛慨嘆“冰塞川”、“雪滿山”,又恍然神遊千載之上,仿佛看到瞭薑尚、伊尹由微賤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詩人心理上的失望與希望、抑鬱與追求,急遽變化交替。“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四句節奏短促、跳躍,完全是急切不安狀態下的內心獨白,逼肖地傳達出進退失據而又要繼續探索追求的復雜心理。結尾二句,經過前面的反復回旋以後,境界頓開,唱出瞭高昂樂觀的調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負總有實現的一天。通過這樣層層迭迭的感情起伏變化,既充分顯示瞭黑暗污濁的政治現實對詩人的宏大理想抱負的阻遏,反映瞭由此而引起的詩人內心的強烈苦悶、憤鬱和不平,同時又突出表現瞭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展示瞭詩人力圖從苦悶中掙脫出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行路難”是樂府古題,多詠嘆世路艱難及貧困孤苦的處境。李白這組《行路難》詩主要抒發瞭懷才不遇的情懷,這裡選的是第一首,在悲憤中不乏豪邁氣概,在失意中仍懷有希望。

這首詩在題材、表現手法上都受到《擬行路難》的影響,但卻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兩人的詩,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封建統治者對人才的壓抑,而由於時代和詩人精神氣質方面的原因,李詩卻揭示得更加深刻強烈,同時還表現瞭一種積極的追求、樂觀的自信和頑強地堅持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鮑作相比,李詩的思想境界就顯得更高。此詩多寫世道艱難,表達瞭離愁別緒。

其二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個開頭與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賦的手法,從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寫起,起得比較平。這一首,一開頭就陡起壁立,讓久久鬱積在內心裡的感受,一下子噴發出來。亦賦亦比,使讀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內容十分深廣。後來孟郊寫瞭“出門如有礙,誰謂天地寬”的詩句,可能受瞭此詩的啟發,但氣局比李白差多瞭。能夠和它相比的,還是李白自己的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類詩句,大概隻有李白那種胸襟才能寫得出。不過,《蜀道難》用徒步上青天來比喻蜀道的艱難,使人直接想到那一帶山川的艱險,卻並不感到文意上有過多的埋伏。而這一首,用青天來形容大道的寬闊,照說這樣的大道是易於行路的,但緊接著卻是“我獨不得出”,就讓人感到這裡面有許多潛臺詞。這樣,這個警句的開頭就引起瞭人們對下文的註意。

“羞逐”以下六句,是兩句一組。“羞逐”兩句是寫自己的不願意。唐代上層社會喜歡拿鬥雞進行遊戲或賭博。唐玄宗曾在宮內造雞坊,鬥雞的小兒因而得寵。當時有“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狗勝讀書”的民謠。如果要去學鬥雞,是可以交接一些紈絝子弟,在仕途上打開一點後門的。但李白對此嗤之以鼻,所以聲明自己羞於去追隨長安裡社中的小兒。這兩句和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所說的“君不能貍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幹虹霓”是一個意思。都是說他不屑與“長安社中兒”為伍。那麼,去和那些達官貴人交往呢?“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曳裾王門”,即拉起衣服前襟,出入權貴之門。“彈劍作歌”,用的是馮諼的典故。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自己不夠禮遇,開始時經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是希望“平交王侯”的,而此時在長安,權貴們並不把他當一回事,因而使他象馮諼一樣感到不能忍受。這兩句是寫他的不稱意。“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韓信未得志時,在淮陰曾受到一些市井無賴們的嘲笑和侮辱。賈誼年輕有才,漢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於受到大臣灌嬰、馮敬等的忌妒、反對,後來竟遭貶逐。李白借用瞭韓信、賈誼的典故,寫出在長安時一般社會上的人對他嘲笑、輕視,而當權者則加以忌妒和打擊。這兩句是寫他的不得志。

“君不見”以下六句,深情歌唱當初燕國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表現瞭他對理想的君臣關系的追求。戰國時燕昭王為瞭使國傢富強,尊郭隗為師,於易水邊築臺置黃金其上,以招攬賢士。於是樂毅、鄒衍、劇辛紛紛來歸,為燕所用。燕昭王對於他們不僅言聽計從,而且屈己下士,折節相待。當鄒衍到燕時,昭王“擁篲先驅”,親自掃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塵飛揚,用衣袖擋住掃帚,以示恭敬。李白始終希望君臣之間能夠有一種比較推心置腹的關系。他常以伊尹、薑尚、張良、諸葛亮自比,原因之一,也正因為他們和君主之間的關系,比較符合自己的理想。但這種關系在現實中卻是不存在的。唐玄宗這時已經腐化而且昏庸,根本沒有真正的求賢、重賢之心,下詔召李白進京,也隻不過是裝出一副愛才的姿態,並要他寫一點歌功頌德的文字而已。

“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慨嘆昭王已死,沒有人再灑掃黃金臺,實際上是表明他對唐玄宗的失望。詩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也是很沉痛的。

以上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對“行路難”作具體描寫的。既然朝廷上下都不是看重他,而是排斥他,那麼就隻有拂袖而去瞭。“行路難,歸去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隻有此路可走。這兩句既是沉重的嘆息,也是憤怒的抗議。

這首詩表現瞭李白對功業的渴望,流露出在困頓中仍然想有所作為的積極用世的熱情,他向往象燕昭王和樂毅等人那樣的風雲際會,希望有“輸肝剖膽效英才”的機緣。篇末的“行路難,歸去來”,隻是一種憤激之詞,隻是比較具體地指要離開長安,而不等於要消極避世,並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時他還抱有它日東山再起“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幻想。

其三

此篇純言退意,與第一篇心情有異。通篇以對比手法,前四句言人生須含光混世,不務虛名。中八句列舉功成不退而殞身者,以為求功戀位者誡。最後贊成張翰唯求適意的人生態度。一篇之意三層而兩折。言虛名無益,是不否定事功之意。而功成則須及時退身,一為避禍,二求適意自由。這是李白人生哲學的基調。

此篇用典頻繁,但不是自比古人,而是通過對古人的評論表達出至為復雜的心情。首先對許由、伯夷與叔齊的棄世提出非議,可見前兩首所說的“濟滄海”“歸去來”並非心甘情願;可是,接著又對伍員、屈原、陸機、李斯之殞身政治表示不滿。棄世既不符合他的人生理想,濟世又深感世情險惡,兩邊都不是他原意選擇的出路。正因為如此,李白的“行路難”才有別於鮑照等人,具有更深刻的悲劇性。不用說,詩中引用歷史教訓也出於現實感受。

如果說第二首用典主要是揭露宮廷的腐敗,此首則在揭露宮廷政治的黑暗和險惡,兩方面都是詩人在長安宮廷的切身感受,也是他不得不辭官的理由。最後他對及時身退的張翰表示贊賞,正如前兩首的結尾一樣,不過是無可奈何之下的強自寬解,也是對現實表示抗議的激憤之詞。“且樂生前一杯酒”,猶如“直掛雲帆濟滄海”,神仙和酒原是李白排除憂憤的兩大法寶。但他還說過“仙人殊恍惚,未若醉中真”,“舉杯消愁愁更愁”,無論仙與酒都無濟於事,原因就在於他的人生態度始終是積極的。這種執著於現實人生的積極態度,既是李白悲劇深刻性之所在,也是李白詩歌永恒生命力之所在。

參考資料:

1、裴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71-75

2、夏征農等.辭海(縮印本).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第1525頁

3、餘恕誠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28-231

行路難三首翻譯

翻譯:

人生道路如此寬廣,唯獨我沒有出路。

我不願意追隨長安城中的富傢子弟,去搞鬥雞走狗一類的賭博遊戲。

像馮諼那樣彈劍作歌發牢騷,在權貴之門卑躬屈節是不合我心意的。

當年淮陰市人譏笑韓信怯懦無能,漢朝公卿大臣嫉妒賈誼才能超群。

你看,古時燕昭王重用郭隗,擁篲折節、謙恭下士,毫不嫌疑猜忌。

劇辛和樂毅感激知遇的恩情,竭忠盡智,以自己的才能來報效君主。

然而燕昭王早就死瞭,還有誰能像他那樣重用賢士呢?

世路艱難,我隻得歸去啦!

行路難三首賞析

賞析: “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這個開頭與《行路難》的第一首不同。第一首用賦的手法,從筵席上的美酒佳肴寫起,起得比較平。這一首,一開頭就陡起壁立,讓久久鬱積在內心裡的感受,一下子噴發出來。亦賦亦比,使讀者感到它的思想感情內容十分深廣。後來孟郊寫瞭“出門如有礙,誰謂天地寬”的詩句,可能受瞭此詩的啟發,但氣局比李白差多瞭。能夠和它相比的,還是李白自己的詩,“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這類詩句,大概隻有李白那種胸襟才能寫得出。不過,《蜀道難》用徒步上青天來比喻蜀道的艱難,使人直接想到那一帶山川的艱險,卻並不感到文意上有過多的埋伏。而這一首,用青天來形容大道的寬闊,照說這樣的大道是易於行路的,但緊接著卻是“我獨不得出”,就讓人感到這裡面有許多潛臺詞。這樣,這個警句的開頭就引起瞭人們對下文的註意。
“羞逐”以下六句,是兩句一組。“羞逐”兩句是寫詩人的不願意。唐代上層社會喜歡拿鬥雞進行遊戲或賭博。唐玄宗曾在宮內造雞坊,鬥雞的小兒因而得寵。當時有“生兒不用識文字,鬥雞走狗勝讀書”的民謠。如果要去學鬥雞,是可以結交一些紈袴子弟,在仕途上打開一點後門的。但李白對此嗤之以鼻。所以他聲明自己羞於去追隨長安裡社中的小兒。這兩句和他在《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中所說的“君不能貍膏金距學鬥雞,坐令鼻息幹虹霓”是一個意思。都是說他不屑與“長安社中兒”為伍。至於去和那些達官貴人交往,“曳裾王門不稱情,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即拉起衣服前襟,出入權貴之門。“彈劍作歌”,用的是馮諼的典故。馮諼在孟嘗君門下作客,覺得孟嘗君對他不夠禮遇,開始時經常彈劍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是希望“平交王侯”的,而現在在長安,權貴們並不把他當一回事,因而使他像馮諼一樣感到不能忍受。這兩句是寫他的不稱意。“淮陰市井笑韓信,漢朝公卿忌賈生。”韓信未得志時,在淮陰曾受到一些市井無賴們的嘲笑和侮辱。賈誼年輕有才,漢文帝本打算重用,但由於受到大臣灌嬰、馮敬等的忌妒、反對,後來竟遭貶逐。李白借用瞭韓信、賈誼的典故,寫出在長安時一般社會上的人對他嘲笑、輕視,而當權者則加以忌妒和打擊。這兩句是寫他的不得志。
“君不見”以下六句,深情歌唱當初燕國君臣互相尊重和信任,流露他對建功立業的渴望,表現瞭他對理想的君臣關系的追求。戰國時燕昭王為瞭使國傢富強,尊郭隗為師,於易水邊築臺置黃金其上,以招攬賢士。於是樂毅、鄒衍、劇辛紛紛來歸,為燕所用。燕昭王對於他們不僅言聽計從,而且屈己下士,折節相待。當鄒衍到燕時,昭王“擁篲先驅”,親自掃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塵飛揚,用衣袖擋住掃帚,以示恭敬。李白始終希望君臣之間能夠有一種比較推心置腹的關系。他常以伊尹、薑尚、張良、諸葛亮自比,原因之一,也正因為他們和君主之間的關系,比較符合他的理想。但這種關系在現實中卻是不存在的。唐玄宗這時已經腐化而且昏庸,根本沒有真正的求賢、重賢之心,下詔召李白進京,也隻不過是裝出一副愛才的姿態,並要他寫一點歌功頌德的文字而已。“昭王白骨縈蔓草,誰人更掃黃金臺?”慨嘆昭王已死,沒有人再灑掃黃金臺,實際上是表明他對唐玄宗的失望。詩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也是很沉痛的。
以上十二句,都是承接“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對“行路難”作具體描寫的。既然朝廷上下都不是看重他,而是排斥他,那就隻有拂袖而去瞭。“行路難,歸去來!”在當時的情況下,他隻有此路可走。這兩句既是沉重的嘆息,也是憤怒的抗議。
篇末的“行路難,歸去來”,隻是一種憤激之詞,隻是比較具體地指要離開長安,而不等於要消極避世,並且也不排斥在此同時他還抱有他日東山再起,“直掛雲帆濟滄海”的幻想。之心,則何王之門不可曳長裾乎”,指遊食於王侯之門。不稱(chèn)情:不如意

Comments

行路難·其三

襄陽歌

行路難·其一

May 25, 2020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李白#唐朝#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樂府#宴飲#懷才不遇#勵志#哲理#憂憤

古風·其一

May 25, 2020

羽檄如流星,虎符合專城;

喧呼救邊急,群鳥皆夜鳴。

白日曜紫微,三公運權衡;

天地皆得一,澹然四海清。

借問此何為?答言楚征兵;

渡瀘及五月,將赴雲南征。

怯卒非戰士,炎方難遠行。

長號別嚴親,日月慘光晶。

泣盡繼以血,心摧兩無聲。

困獸當猛虎,窮魚餌奔鯨;

千去不一還,投軀豈全身?

如何舞幹戚,一使有苗乎!

#李白#唐朝#戰爭#抒懷#組詩

古風·其十五

May 25, 2020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鵠舉,千裡獨徘徊。

#李白#唐朝#以古諷今#懷才不遇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May 25, 2020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裡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李白#唐朝#唐詩三百首#初中古詩#送別#抒懷#懷才不遇#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