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亭送別

#許渾#唐朝#送別#寫景#抒情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翻譯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唱完送別之歌你就解開行舟遠去,兩岸是青山葉,江水急急向東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傍晚酒醒人已遠去,隻有滿天風雨送我離開那西樓。

註釋

勞歌一曲解(jiě)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泛指送別歌。勞勞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水急流:暗指行舟遠去,與“日暮酒醒”、“滿天風雨”共同渲染無限別意。

日暮(mù)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西樓即指送別的 謝亭 ,古代詩詞中“南浦 ”、“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賞析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後寫的一首詩。這首詩前後兩聯分別由兩個不同時間和色調的場景組成。前聯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後聯以風雨淒其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筆法富於變化。而一、三兩句分別點出舟發與人遠,二、四兩句純用景物烘托渲染,則又異中有同,使全篇在變化中顯出統一。

“勞歌一曲解行舟”句寫友人乘舟離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習俗。“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別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

“紅葉青山水急流”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後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艷。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別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後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別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瞭。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別離之悲,與此同一機杼。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薑齋詩話》)的藝術辯證法。

這一句並沒有直接寫到友人的行舟。但通過“水急流”的刻畫,舟行的迅疾讀者可以想見,詩人目送行舟穿行於夾岸青山紅葉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動地表現瞭出來。“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也使整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帶有一點逼仄憂傷、騷屑不寧的意味。這和詩人當時那種並不和諧安閑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句則是表明詩的前後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朋友乘舟走遠後,詩人並沒有離開送別的謝亭,而是在原地小憩瞭一會。別前喝瞭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後,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著瞭。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瞭,下起瞭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蒙蒙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隨著急流駛到雲山霧嶂之外的什麼地方去瞭。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蒙淒清,酒醒後的朦朧,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淒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於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瞭下來。(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第三句極寫別後酒醒的悵惘空寂,第四句卻並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於這景物所特具的淒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淒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尾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此詩主要表達瞭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惆悵。前二句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後二句以風雨淒淒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以描寫景色作為反襯的手法表達情感,筆法富於變化。

參考資料:

1、劉學鍇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056-1057

謝亭送別譯文及註釋

譯文唱完瞭一曲送別的歌兒,你便解開瞭那遠別的行舟,兩岸是青山,滿山是紅葉,水呀,在急急地東流。當暮色降臨,我醒來瞭,才知道人已遠去,而這時候,滿天風雨,隻有我一個人的身影獨自離開瞭那西樓。

註釋(1)勞歌:本指在勞勞亭送客時唱的歌,泛指送別歌。勞勞亭,在今南京市南面,李白詩有“天下傷心處,勞勞送客亭”。 (2)水急流:暗指行舟遠去,與“日暮酒醒”、“滿天風雨”共同渲染無限別意。(3)西樓即指送別的 謝亭 ,古代詩詞中“南浦 ”、“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謝亭送別創作背景

    這是許渾在宣城送別友人後寫的一首詩。謝亭,又叫謝公亭,在宣城北面,南齊詩人謝朓任宣城太守時所建。他曾在這裡送別朋友范雲,後來謝亭就成為宣城著名的送別之地。李白《謝公亭》詩說:“謝亭離別處,風景每生愁。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反復不斷的離別,使優美的謝亭風景也染上一層離愁瞭。 

謝亭送別鑒賞

第一句寫友人乘舟離去。古代有唱歌送行的習俗。“勞歌”,原本指在勞勞亭(舊址在今南京市南面,也是一個著名的送別之地)送客時唱的歌,後來遂成為送別歌的代稱。勞歌一曲,纜解舟行,從送別者眼中寫出一種匆遽而無奈的情景氣氛。

第二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後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艷。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別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後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別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瞭。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借美好的春色反襯別離之悲,與此同一機杼。這也正是王夫之所揭示的:“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薑齋詩話》)的藝術辯證法。

這一句並沒有直接寫到友人的行舟。但通過“水急流”的刻畫,舟行的迅疾讀者可以想見,詩人目送行舟穿行於夾岸青山紅葉的江面上的情景也生動地表現瞭出來。“急”字暗透出送行者“流水何太急”的心理狀態,也使整個詩句所表現的意境帶有一點逼仄憂傷、騷屑不寧的意味。這和詩人當時那種並不和諧安閑的心境是相一致的。

詩的前後聯之間有一個較長的時間間隔。朋友乘舟走遠後,詩人並沒有離開送別的謝亭,而是在原地小憩瞭一會。別前喝瞭點酒,微有醉意,朋友走後,心緒不佳,竟不勝酒力睡著瞭。一覺醒來,已是薄暮時分。天色變瞭,下起瞭雨,四望一片迷蒙。眼前的江面,兩岸的青山紅葉都已經籠罩在蒙蒙雨霧和沉沉暮色之中。而朋友的船,此刻更不知道隨著急流駛到雲山霧嶂之外的什麼地方去瞭。暮色的蒼茫黯淡,風雨的迷蒙淒清,酒醒後的朦朧,追憶別時情景所感到的悵惘空虛,使詩人此刻的情懷特別淒黯孤寂,感到無法承受這種環境氣氛的包圍,於是默默無言地獨自從風雨籠罩的西樓上走瞭下來。(西樓即指送別的謝亭,古代詩詞中“南浦”、“西樓”都常指送別之處。)

第三句極寫別後酒醒的悵惘空寂,第四句卻並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於這景物所特具的淒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淒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尾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這首詩前後兩聯分別由兩個不同時間和色調的場景組成。前聯以青山紅葉的明麗景色反襯別緒,後聯以風雨淒其的黯淡景色正襯離情,筆法富於變化。而一、三兩句分別點出舟發與人遠,二、四兩句純用景物烘托渲染,則又異中有同,使全篇在變化中顯出統一。

Comments

詠鵝

讀嚴子陵傳

一叢花·初春病起

May 20, 2020

今年春淺臘侵年,冰雪破春妍。東風有信雪人見,露微意、柳際花邊。寒夜縱長,孤衾易暖,鐘鼓漸清圓。

朝來初日半銜山,樓閣淡疏煙。遊人便作尋芳計,小桃杏、應已爭先。衰病少悰,疏慵自放,惟愛日高眠。

#蘇軾#宋朝#春天#寫景#抒情

別董大

May 20, 2020

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唐朝#贈別#寫景#抒情#友情#離別

南鄉子·春情

May 20, 2020

晚景落瓊杯,照眼雲山翠作堆。認得岷峨春雪浪,初來,萬頃蒲萄漲淥醅。

春雨暗陽臺,亂灑歌樓濕粉腮。一陣東風來卷地,吹回,落照江天一半開。

#蘇軾#宋朝#春天#寫景#抒情#思鄉

宿建德江

May 20, 2020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唐朝#唐詩三百首#寫景#抒情#羈旅#小學生必背古詩8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