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雲一渦
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翻譯
雲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兒薄薄羅。輕顰雙黛螺。
一束盤起的發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顏色的上衣配上輕盈的羅裙,不知為何輕輕皺起眉頭。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夜長人奈何!
獨自站在窗邊,風聲和雨聲交雜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兩兩的,這漫漫的寂寥長夜叫人怎麼辦才好。
參考資料:
1、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
註釋
雲一緺(wō),玉一梭(suō),淡淡衫兒薄(bó)薄羅。輕顰(pín)雙黛(dài)螺(luó)。長相思:此詞調名在曾慥《樂府雅詞》中作《長相思令》。雲:指婦女蓬卷如雲的頭發。一緺:即一束。一說緺,讀為guā,意為青紫色的綬帶(絲帶)。這裡指飾發用的紫青色絲帶。元薛惠英《蘇臺竹枝詞》中有句:“一鳳髻綠如雲,八字牙梳白似銀。”玉:這裡指插在女子頭上的玉簪。梭:蕭本二主詞中誤作“梳”。梭,原是織佈用的梭子,這裡用以比喻玉簪。淡淡:指衣裳的顏色輕淡。衫兒:古代女子穿的短袖上衣,又稱衫子或半衣。薄薄:指衣裳的質料輕薄。羅:絲羅,這裡指用絲羅制成的裙子(下裳),即羅裙。顰:皺眉。黛:古代婦女用來畫眉的青黑色顏料。黛螺:《龍洲集》中作“翠娥”。黛螺,又名黛子螺。古代女子畫眉用的螺形黛黑,亦稱螺黛。因其用來畫眉,所以常用以作婦女眉毛的代稱。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kē)。夜長人奈何!相:指雨聲和風聲,相互應和,交織一起。簾:《龍洲集》、《龍洲詞》、《陽春白雪》、《樂府雅詞》中均作“窗”。人:《龍洲詞》、《龍洲集》中均作“爭”。
參考資料:
1、楊敏如.南唐二主詞新釋輯評:中國書店,2003
賞析
這首詞是描寫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閨怨詞。
“雲一緺,玉一梭”兩句,分寫女子發式、頭飾之美,用語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兒薄薄羅”,續寫女子淡雅衣著,雖未明寫容顏,但這種比喻和襯托卻從側面寫出女子的容貌艷麗和氣質高雅。雖隻寫衫裙,而通體所呈現的一種綽約風神自可想見。尤其是“淡淡”和“薄薄”兩個疊詞的使用,別具一格,於淺白中見新意,於細微處見匠心。
“輕顰雙黛螺”,寫到這位淡妝女子的表情。輕皺雙眉,似乎蘊含著幽怨。相思懷人之意,於此隱隱傳出,並由此引出下片。這一句突兀其來,直扣人心,不僅突出瞭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態,而且加強和豐富瞭這種容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輕”字頗有分寸,它適合表現悠長而並不十分強烈的幽怨,且與通篇輕淡的風格相諧調。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寫到這是一個秋天的雨夜,秋風本就催愁,文人亦已多傷秋,更何況有苦雨相和。作者不單寫風,也不單寫雨,而寫風雨交加,更增添瞭秋夜愁思的淒苦。但是作者覺得這樣的環境烘托仍然不夠,於是風催殘葉、雨打芭蕉,“簾外芭蕉”似乎也有淚滴,秋意不僅更濃,秋思也已更苦,“三兩窠”,又隱約讓人感到女子的孤零寂寞。
“夜長人奈何!”春宵苦短、秋夜嫌長,原隻因其一歡一愁。最後一句仿佛是女主人公發自心底的深長嘆息。這嘆息正落在歇拍上,“奈何”之情點到即止,不作具體的刻畫渲染,反添餘蘊。聯系上片的描繪,不僅使人聯想到,這位“淡淡衫兒薄薄羅”的深閨弱女,不僅生理上不堪這秋風秋雨的侵襲,而且在心理上更難以禁受這淒冷氣氛的包圍。
參考資料:
1、鐘振振等.《唐宋詞鑒賞辭典》(唐·五代·北宋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8年4月版:第139-140頁
長相思·雲一渦翻譯
翻譯:
一束盤起的發髻,一根玉簪插在其上,清淡顏色的上衣配上輕盈的羅裙,不知為何輕輕皺起眉頭。
獨自站在窗邊,風聲和雨聲交雜在一起,窗外的芭蕉也是三三兩兩的,這漫漫的寂寥長夜叫人怎麼辦才好。
長相思·雲一渦賞析
賞析:
這首詞是描寫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閨怨詞。
“雲一緺,玉一梭”兩句,分寫女子發式、頭飾之美,用語清新而形象。
“淡淡衫兒薄薄羅”,續寫女子淡雅衣著,雖未明寫容顏,但這種比喻和襯托卻從側面寫出女子的容貌艷麗和氣質高雅。雖隻寫衫裙,而通體所呈現的一種綽約風神自可想見。尤其是“淡淡”和“薄薄”兩個疊詞的使用,別具一格,於淺白中見新意,於細微處見匠心。
“輕顰雙黛螺”,寫到這位淡妝女子的表情。輕皺雙眉,似乎蘊含著幽怨。相思懷人之意,於此隱隱傳出,並由此引出下片。這一句突兀其來,直扣人心,不僅突出瞭女子愁思不解的容態,而且加強和豐富瞭這種容態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輕”字頗有分寸,它適合表現悠長而並不十分強烈的幽怨,且與通篇輕淡的風格相諧調。
“秋風多,雨相和,簾外芭蕉三兩窠”,寫到這是一個秋天的雨夜,秋風本就催愁,文人亦已多傷秋,更何況有苦雨相和。作者不單寫風,也不單寫雨,而寫風雨交加,更增添瞭秋夜愁思的淒苦。但是作者覺得這樣的環境烘托仍然不夠,於是風催殘葉、雨打芭蕉,“簾外芭蕉”似乎也有淚滴,秋意不僅更濃,秋思也已更苦,“三兩窠”,又隱約讓人感到女子的孤零寂寞。
“夜長人奈何!”春宵苦短、秋夜嫌長,原隻因其一歡一愁。最後一句仿佛是女主人公發自心底的深長嘆息。這嘆息正落在歇拍上,“奈何”之情點到即止,不作具體的刻畫渲染,反添餘蘊。聯系上片的描繪,不僅使人聯想到,這位“淡淡衫兒薄薄羅”的深閨弱女,不僅生理上不堪這秋風秋雨的侵襲,而且在心理上更難以禁受這淒冷氣氛的包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