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菊花

#黃巢#唐朝#詠物#菊花#抒懷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翻譯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秋風颯颯搖動滿院菊花,花蕊花香充滿寒意,再難有蝴蝶飛來采蜜。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若是有朝一日我成為瞭司春之神,一定要讓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

參考資料:

1、於海娣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18

註釋

颯(sà)颯西風滿院栽,蕊(ruǐ)寒香冷蝶難來。 颯颯:形容風聲。蕊:花心兒。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青帝:司春之神。古代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東方,主行春天時令。報:告訴,告知,這裡有命令的意思。

參考資料:

1、於海娣等.唐詩鑒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418

賞析

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歌風臺》)古往今來,卻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東晉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瞭不解之緣,幾乎成瞭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離瞭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不同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這首小詩的前兩句是說,颯颯秋風卷地而來,滿院菊花瑟瑟飄搖。

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時節,逗起下句;“滿園”極言菊花之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以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詠菊詩也不難見到;但“滿園栽”卻顯然不同於文人詩中的菊花形象。無論是表現“孤標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瞭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園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征,與“孤”字無緣。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生命力,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的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像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竟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瞭。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或懷才不遇。作者的感情有別於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小詩的後兩句是說,有朝一日,我要當瞭春神,我將安排菊花和桃花同在春天盛開。後兩句正是作者感情自然的發展,作者想象自己有朝一日做瞭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裡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的表達瞭作者宏偉的抱負。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勞動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遇命運的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是建立農民政權的施政綱領,作者想象到瞭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值得註意的是這裡還體現瞭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等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為,這是詩化瞭的農民平等思想。

這裡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而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瞭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豪邁意志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表現瞭一位胸懷大志者的本色,但它並不流於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的運用瞭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

參考資料:

1、劉學鍇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302-1303

題菊花譯文及註釋

譯文在秋天颯颯的西風中院內開滿瞭菊花。蝴蝶早已隨夏日遠去,蕊寒香冷的菊花隻能在秋風裡孤芳自賞。如果有一天我當瞭分管春天的天神青帝,那麼一定要讓這美麗多姿的菊花同桃花一樣開在春天裡。

註釋⑴颯颯:形容風聲。⑵蕊:花心兒。⑶青帝:司春之神。古代傳說中的五天帝之一,住在東方,主行春天時令。⑷報:告訴,告知,這裡有命令的意思。

題菊花創作背景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下記載:“巢五歲侍翁父為菊花聯句,翁思索未至,巢信口應曰:‘堪與百花為總首,自然天賜赭黃衣。’巢之父怪欲擊巢,乃翁曰:‘孫能詩,但未知輕重,可令再賦一篇。’巢應之曰:‘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這裡說這首詩作於黃巢五歲時,不可信。此詩當作於黃巢年青時,發動起義之前。

題菊花鑒賞

黃巢這是《題菊花》詩載於《全唐詩》卷七百三十三。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唐末詩人林寬有這樣兩句詩:“莫言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詩。”古往今來,確有不少能“解詩”的英雄,唐末農民起義領袖黃巢就是其中突出的一個。自從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名句一出,菊花就和孤標傲世的高士、隱者結下瞭不解之緣,幾乎成瞭封建文人孤高絕俗精神的一種象征。黃巢的菊花詩,卻完全脫出瞭同類作品的窠臼,表現出全新的思想境界和藝術風格。

第一句寫滿院菊花在颯颯秋風中開放。“西風”點明節令,逗起下句;“滿院”極言其多。說“栽”而不說“開”,是避免與末句重韻,同時“栽”字本身也給人一種挺立勁拔之感。寫菊花迎風霜開放,以顯示其勁節,這在文人的詠菊詩中也不難見到;但“滿院栽”卻不同於文人詩中菊花的形象。無論是表現“孤標傲世”之情,“孤高絕俗”之態或“孤孑無伴”之感,往往脫離不瞭一個“孤”字。黃巢的詩獨說“滿院栽”,是因為在他心目中,這菊花是勞苦大眾的象征,與“孤”字無緣。

菊花迎風霜開放,固然顯出它的勁節,但時值寒秋,“蕊寒香冷蝶難來”,卻是極大的憾事。在颯颯秋風中,菊花似乎帶著寒意,散發著幽冷細微的芳香,不象在風和日麗的春天開放的百花,濃香競發,因此蝴蝶也就難得飛來采掇菊花的幽芳瞭。在舊文人的筆下,這個事實通常總是引起兩種感情:孤芳自賞與孤孑不偶。作者的感情有別於此。在他看來,“蕊寒香冷”是因為菊花開放在寒冷的季節,他自不免為菊花的開不逢時而惋惜、而不平。

第三、四兩句正是上述感情的自然發展,揭示環境的寒冷和菊花命運的不公平。作者想象有朝一日自己作瞭“青帝”(司春之神),就要讓菊花和桃花一起在春天開放。這一充滿強烈浪漫主義激情的想象,集中地表達瞭作者的宏偉抱負。統觀全詩,寓意是比較明顯的。詩中的菊花,是當時社會上千千萬萬處於底層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贊賞他們迎風霜而開放的頑強生命力,又深深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所遭的命運而憤激不平,立志要徹底加以改變。所謂“為青帝”,不妨看作建立農民革命政權的形象化表述。作者想象,到瞭那一天,廣大勞苦大眾就都能生活在溫暖的春天裡。值得註意的是,這裡還體現瞭農民樸素的平等觀念。因為在作者看來,菊花和桃花同為百花之一,理應享受同樣的待遇,菊花獨處寒秋,蕊寒香冷,實在是天公極大的不公。因此他決心要讓菊花同桃花一樣享受春天的溫暖。不妨認為,這是詩化瞭的農民平等思想。

這裡還有一個靠誰來改變命運的問題。是祈求天公的同情與憐憫,還是“我為青帝”,取而代之,其間存在著做命運的奴隸和做命運的主人的區別。詩的作者說:“我為青帝”,這豪邁的語言,正體現瞭農民階級領袖人物推翻舊政權的決心和信心。而這一點,也正是一切封建文人所不能超越的鐵門檻。

這首詩所抒寫的思想感情是非常豪壯的,它使生活在封建社會中的文人學士表達自己胸襟抱負的各種豪言壯語都相形失色。但它並不流於粗豪,仍不失含蘊。這是因為詩中成功地運用瞭比興手法,而比興本身又融合著作者對生活的獨特感受與理解的緣故。

Comments

題稚川山水

題西林壁

菊花

May 20, 2020

秋叢繞舍似陶傢,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元稹#唐朝#詠物#菊花#抒懷

鸚鵡

May 20, 2020

莫恨雕籠翠羽殘,江南地暖隴西寒。

勸君不用分明語,語得分明出轉難。

#羅隱#唐朝#詠物#抒懷#惆悵#苦悶

下第後上永崇高侍郎/上高侍郎

May 20, 2020

天上碧桃和露種,日邊紅杏倚雲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東風怨未開。

#高蟾#唐朝#考試#抒懷

南歌子·寓意

May 20, 2020

雨暗初疑夜,風回忽報晴。淡雲斜照著山報。細草軟沙溪路、馬蹄輕。

卯酒醒還困,仙材夢不成。藍橋何處覓雲英。隻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蘇軾#宋朝#紀行#寫景#抒懷